吡咯赖氨撒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5:31:21
主要是在人体中的作用

长久以来蛋白质已知仅由20种称为氨基酸的构材所组成,不过约25年前,科学家发现了第21种被称为硒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的额外氨基酸。目前,两组分别由位於哥伦布市俄亥俄州立大学,生化学家Michael Chan及微生物学家Joseph Krzycki所领导的研究人员,在一种称为甲基转移脢(methyltransferase)的酵素中确认了第22种氨基酸,该酵素於称为甲烷菌之产生甲烷的微生物中分解甲胺(CH3NH2),而导致甲烷的产生。科学家称此新氨基酸为吡咯赖氨酸(pyrrolysine)。
取自"http://www.wiki.cn/wiki/%E5%90%A1%E5%92%AF%E8%B3%B4%E6%B0%A8%E9%85%B8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32卷6期 页数:5 需求点数:20 电子全文: 请登入.
系统识别号 472877
篇 名 吡咯赖氨酸:第22种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氨基酸
并列篇名 Pyrrolysine: The 22nd Amino Acid
作 者 凌晨(Chen Ling);王恩多(En-Duo Wang)
刊 名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卷期/出版年月 32卷6期(2005/06)
页次 490-494
资料语文 中文
摘要 吡咯赖氨酸在产甲烷菌的甲胺甲基转移酶中发现,是目前已知的第22种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氨基酸,与标准氨基酸不同的是,它由终止密码子UAG的有义编码形成。与之对应的在产甲烷菌中也含有特异的吡咯赖氨酰-tRNA合成酶(PylRS)和吡咯赖氨酸tRNA(tRNA(上标 Pyl))具有不同于经典tRNA的特殊结构。产甲烷菌通过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这两种途径生成吡咯赖氨酰-tRNA(上标 Pyl)(Pyl-tRNA(上标 Pyl)),它还可能通过mRNA上的特殊结构以及其他还未发现的机制,控制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