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公德的讨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8:58:06

自古以来,诚信已作为美德以及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原则由父辈传给子辈,由老师传给学生,由社会传给大众。诚信一词已成为当今社会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但是人们的诚信细胞却越来越少。在中国文化史上,孔子把“信”提到了“民无信不立”的高度,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也认为诚信是“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
它是人际交往的最基本原则,它要求在人际交往中要做“言必信、行必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不仅是人际交往中的美德,更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影响到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
在人与人的交往沟通过程中,能让双方的交往顺利进行的最好方法就是用心解释。将“诚信之心”转化为语言与行动,我们将会赢得每一个人。诚信增加了安全感,减少了压抑和提防,让人们自由地分享情感和梦想;诚信使人们愿意为其他人奉献;诚信表达了一种信心,这种信心使人们更容易坚信其他人的能力;诚信还可以化解人际交往中的矛盾,矛盾双方以诚相待、互相信任,冲突就被认为是误解。双方都会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宽容对方,并在往后的交往中以行动展示自己的真心。
由以上的种种可以看出,讲诚信的人没有敌人。讲诚信的好习惯应从小培养,而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更应在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注意做到诚信。例如,在考试过程中,应诚实作答,不作弊;在体育比赛中,凭自己的真实实力与他人竞争,不为胜利使用任何不正当的手段,如贿赂裁判、服用违禁药品等等;在同学交往中,做到以诚相待,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做到,不然就不要随便“信誓旦旦”地许下承诺,更不要为了一己私利而欺骗他人、隐瞒事实真相……诚信永远是不落伍的美德,是交往中永恒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