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6:18:16
存款准备金率?
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指央行在证券市场买进或卖出政府证券,通过扩大或缩减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和利率的变化,最终决定生产就业和物价水平
2,调整贴现率,调高或者降低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利息率,以限制和鼓励银行借款,从而影响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和利率,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3,改变法定存款准备率。这个能够在短期内导致较大幅度的改变货币存量和利率的改变,引起宏观经济活动的震动,所以在实践中很少用。
具体可以参考《货币银行学》

与传统相比,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率的调整对货币供应进行"微调"比以前频繁了,标志着中国银行更多的采用市场的方式,而不是以前直接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但比起西方国家,尤其是美联储来说,我们的市场调节手段运用还不是很娴熟.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第一类,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存款准备金政策(Deposit Reserve Policy )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在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Required Reserve Rate),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
2、再贴现政策(Rediscount Policy )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手段。
3、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 Policy )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近卖出有家证券的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并不是在所有国家都能开展的,它只能在具有完善的金融市场和以政府债券为主的大量有价证券买卖的经济发达国家中开展。

第二类,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

第三类,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如信用分配、利率限制、流通性比率。
希望采纳

公开市场,贴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