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毁灭的为什么不是紫禁城而是圆明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3:47:57
当初外军毁灭的为什么不是紫禁城而是圆明园?
当初外军侵略中国时,摧毁的为什么不是紫禁城而是圆明园?

1860年时,英法联军打入北京,当时有恭亲王奕欣坐镇北京,他与外国人商谈,不让他们进皇宫。后来,据说是龚自珍的儿子带领着联军去了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结果使圆明园被焚毁。
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当时他们进了紫禁城。并在乾清宫龙椅上坐过(有照片为证),还有保和殿两侧的四口铜镀金缸,据说是被他们的刺刀刮过。他们当时并没有大面积损毁故宫,肯定是当时有过商谈。因为当时慈禧太后不敢得罪洋人,也答应了他们许多事。而且这些外国人对宫里的不少东西也并非很有兴趣。比如许多玉器,能保留至今,都是当时联军没有拿走。我想是因为那些外国人不知玉器的珍贵与价值吧,他们不懂这是咱们的珍宝。

这也可以啊???
谁知道啊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咸丰十年)7月,英法侵者军舰队再次闯到大沽口外,以英法公使进京换约为幌子,陈兵京师,逼清廷就范。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攻占圆明园,一番大肆抢掠之后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James Bruce, the 8th Earl of Elgin)下令烧毁圆明园,是为了报复清政府逮捕公使和劣待战俘。1860年9月,英国公使巴夏礼(Harry Parkes)和额尔金的私人秘书洛奇(Henry Loch) 打着停战的白旗前往通县和清政府谈判,被载垣、僧格林沁逮捕。和此前被伏击活捉的一队英法联军士兵一起押到北京,监禁了一个多月。满清皇帝和政府一直把巴夏礼看着英法联军的最高统帅,根据“擒贼先擒王”的传统计谋,他们在通州谈判之前就计划诱擒巴夏礼,期望巴夏礼就擒之后,英法联军群龙无首,必定自乱,然后乘机大举进剿,稳操胜券。监禁期间,这些人被百般拷打,肆意凌辱。39名囚犯中,有20人在监禁中死去,其中包括《伦敦泰晤士报》记者包尔比(Thomas Bowlby)。额尔金得知清政府的暴行以后,决意报复。额尔金准备烧毁紫禁城,后来他经过几天深思熟虑,选择了圆明园为报复行动的目标。额尔金决定烧毁圆明园,而不是紫禁城,另有深意。额尔金认为紫禁城是中国政府所在地(当时英法正与清政府方谈判《北京条约》);而圆明园是皇家园林,为中国皇帝私有。额尔金想通过烧毁圆明园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应该为逮捕公使和劣待俘虏等暴行负责的是中国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国老百姓。报复行动的前几天,额尔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