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他另外两个儿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4:57:21
为什么不把皇位传 刘理 刘永
他知道刘禅没有把持皇位的能力为什么还要把皇位给他`
如果给了刘理 刘永的话`属国也许就不会灭亡了吗`

* 刘禅,刘备长子,甘夫人所生,后登上皇位。
* 刘永,刘备次子。生母不详。先为鲁王,后封为甘陵王。与刘禅宠臣黄皓不和,被刘禅疏远。后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
* 刘理,刘备三子。生母不详。先为梁王,后封为安平王。早卒,谥为悼王。
刘禅是嫡长子,古代很看重,一般不会废长立少,何况是庶出。

刘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杰出昏君,其实他是名不副实。 我这么说不是说刘禅不是弱智,当然是只不过是他阁下的昏庸水平并不见得高明,一般而已。纵观五千年历史的昏君事迹,有桀纣的轰轰烈烈,有隋炀的阔气排场,有陈后主的绚丽多姿……岂是刘禅可及?刘禅只怕打进昏君的TOP 10尚有困难。 何以见得?这可从正反两方面论证。首先从正面讲刘禅对蜀国的贡献。一篇《后主本纪》,诸葛一干人的名字堆积如山,“后主”二字只不过在其中聊作点缀。这就是刘禅的优点——不管事。这真是个巨大无比的优点,保证了蜀国几十年的安定。倘若刘禅亲理朝政,东插一脚,西插一脚,蜀国焉有命在?倘若刘禅 猜忌权臣,蜀国又焉有命在?由于遗传定律,老鼠的儿子不一定会打洞,君主弱智,就需要权臣管事;而又因为遗传,必须是老牌的刘姓血统当皇帝,作木偶,像刘禅,他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作木偶,真不容易。由于刘禅的不管事,还带来很多的附加好处,如不妄事杀戮(仅杀过一个刘琰,太少太少,离著名昏君尚有差距),不劳民伤财(对昏君而言,不捣乱就是贡献)……刘禅可谓得到了“ 无为而治”的精华。 再从反面讲刘禅的缺点。刘禅其罪有三:一宠信黄皓,二举国投降,三“此间乐,不思蜀”的言论。仔细算来,小罪而已,有期徒刑一类。先讲宠信黄皓。黄皓掌权在姜维不理内事连战连败后,姜维应负主要责任,刘禅从犯而已。否则,姜维若理内事,黄皓怎能掌权?更何况,许多名君,如唐玄宗、后唐庄宗、武则天都宠信过权臣,故刘禅此罪并不太重。再论其二。举国投降是刘禅集思广益后所得“妙计”,并非个人“狗熊主义”,而且造福蜀民。实际上照当时形势,若硬撑下去也没啥混头,更不能指望刘禅做烈士。再论其三。司马先生叹曰:“人之无情,乃至于此!使诸葛尚在,尚不能保之久全,况姜维乎?”这话也不尽然,一个君主,作木偶就算很好了,有情无情有别无别?就算刘禅感情丰富,又有何用?而且诸葛尚在,当然能辅之久全。诸葛在时,民族团结,经济繁荣,GNP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