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相机的一个标头(50MM)的成像距离跟镜头的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4:53:50
135相机的一个标头(50MM),口径49mm 光圈为1.8-22 对焦距离为0.45-10-无限

我们在假定物象为N的基础上,如何测定这个镜头的成像清晰范围

我个人在用这个镜头看一个大约1米外物象的时候大约在镜头后面5厘米处可以投射一个135胶片大小的像。但是我用眼睛在这个距离看不到清晰的像,但是我将眼睛的距离不断拉大,就可以看到镜头里的倒像逐渐清晰,也就是说理应会呈现一个在较远距离的清晰的倒像,那么如果成立,这个倒像应该多大?这个倒像的数值如何计算?

问题说明越详细,我再加分,再加35分
我们假设的镜头参数 标头 50MM 1:1.8 光圈 1.8-22 聚焦 0.45-无限 镜头卡口类型MD/MC 43.5MM机身像场定位距离 45.0MM卡口环直径 内三爪 顺时针

根据“1/焦距=1/物距+1/像距”的公式
先把您的叙述整理如下:
我个人在用这个镜头看一个大约1米外物象=物距
镜头后面5厘米处可以投射=像距【虚像】
但是我将眼睛的距离不断拉大,就可以看到镜头里的倒像逐渐清晰=像距【实像】

135相机的一个标头(50MM)=焦距

但是个人认为你的测试导致以上公式不成立。“大约在镜头后面5厘米处可以投射一个135胶片大小的像”与“我将眼睛的距离不断拉大,就可以看到镜头里的倒像逐渐清晰,也就是说理应会呈现一个在较远距离的清晰的倒像"这两句话,或者说这两个现象并不是描述同一事件和含义,一种是被投射的像,另一种是你眼睛观看在镜头后组镜片上的清晰结像。

简单地说你的这句话:“我个人在用这个镜头看一个大约1米外物象的时候大约在镜头后面5厘米处可以投射一个135胶片大小的像”是矛盾的,如果你是直接用镜头观看,镜头后面5厘米处投射的像在哪里呢?如果你是通过相机装上镜头用相机取景器看,那与你后面一段描述又有冲突了,就不用“我将眼睛的距离不断拉大”而是直接去对焦即可了。呵呵,LZ不会是在让俺们接受“再教育”吧!

实相和虚像的问题

你觉你觉得你讲得很抽象。。。。。。

这个……关于景深的计算……书上都很少说……一般是粗略估算,或者镜头上有景深预示标尺,或者单反有景深预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