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烧久了的开水不能喝,那么煎中药或者煨汤的时候为什么不用考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2:58:09
中药或者煨汤不也是用的煮沸的开水吗。

开水煮长了就成了硬水,而且出现一些有害的重金属。而煮汤煮药就不同了,和锅底接触的不光是水了,所以就不会有上诉的坏处了(还有一些生化反应,手机上的字不够写了,不好意思哦)

1.水质要求 煎中药用水很有讲究,最好有清洁的无污染的天然水,如雪水、江水,河水或井水。严格地说,城镇自来水煎药并不理想,因为自来水中含氯高,氯气分子有较强的氧化作用,可降低中药的药性。如要用自来水煎中药,宜烧开冷却后再使用,或将自来水接入容器中,放置一个晚上,让氯挥发后再用来煎药。
2.水量要求 煎中药加水量,一般以1克药材加水10毫升,其中总水量的70%为第1煎的用水量,余下的为第2煎的用水量。但是具体应用时,还要根据药物的吸水性和药物的性质增减用水量。如果药物吸水性强则用水可适当增加,吸水性差则用水可适当减少;如果是解表类药物用水宜少,头煎加水只需浸没过药面1厘米左右,第2煎加水与药面相平即可。补益类药物用水宜多,头煎加水应浸没过药面2~3厘米,第2煎加水要漫过药面3~4厘米。
3.浸泡要求 药物加水后要浸泡30~60分钟再煎,这样经过长时间浸泡,水分可充分渗透到药材之内,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能完全溶解在汤液之中。

道里一样,一般的用水中都含有微量的重金属盐类,烧得时间长的水,比例会增大,对人体不利,但不是致命毒药,煎药煮面的水都是一样的,但要得话不那么煎怎么有效果?一般都不会去在意那个了,可以忽略了

这样才能让药或汤的料更能发挥它们的功用或味道, 营养.但一般也是有时间限制.
煎药一般用纯净冷水,不宜用热水。

问得好!权衡利弊,利大于弊!虽硬,虽苦,但治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