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给其他什么王封号的那个什么什么亲王都有什么含义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2 04:26:14
一般皇上的兄弟要是被封为什么亲王的话,那亲王前一般是一个字还是两个字啊?还有就是古代皇帝给那些人封号的那些个字都是皇帝随便起的还是从老祖宗起就定下的什么等级的亲王就只能叫X亲王?那些亲王前面的封号的字是不是都有一定寓意的?

在汉至南北朝时代,封王的封号一般没有太多规则,一字或两字多是按地名来。该王的封地数量、食邑多少、权力大小才是决定该王地位的关键,而与封号的字数没有太大关系。如封地在中山就称中山王,在齐就称齐王。

隋唐开始形成了亲王封一字(如秦王、周王、蜀王等),郡王封二字(如庐陵王、常山王、岐阳王等)。无论是一字的亲王还是二字的郡王,一般都把其中的“亲”与“郡”字省略掉。因为亲王的地位高于郡王,所以就形成常说的一字王高于二字王的概念。

到了清朝,亲王的封号就开始不用地名而用一些美好的字眼,如恭亲王、安亲王、康亲王、宁郡王、温郡王、谦郡王等等,同时也恢复了其中的“亲”字与“郡”字以示两个爵位的区别。因此,清朝的亲王、郡王是要看全称的,并不是看一字王还是两字王,亲王也有二字的,如端重亲王、敬谨亲王等。

亲王在封王时由皇帝指定封号,一般封号确定下来后就不太会改变,但也不是绝对的。在清以前,王爷多是有封地的(唐后期和宋时是有名义上的封地但却都住在京城),一般王爷到达封地后就会子孙世代居于此,除非被废或以改变封地,如明代的宁王朱权原来封地在大宁(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后就迁到南昌。如果封地没有改变而子孙后代也世袭了王爵的话,那么封号是不会变的。当然,如果子孙的爵位被废或是降低的话,封号就会改变或是取消。如清朝就采取降袭制,如质亲王永瑢,其子绵庆袭质郡王,到他的孙子奕绮时只能袭封贝勒,封号也就取消了。

封号在清以前几乎都是以地名来命名,少数才有含义,如明朝封给少数民族的王爵就有顺义王,含有归顺明大义的意思。清朝的王爵取胜美好的字作为封号就有有一定含义,如英亲王的“英”有“英武”的意思,睿亲王的“睿”有“睿智”的意思。

汉至明是以封地为王,比如刘安的封地是淮南一带,就叫淮南王,;...而清朝不一样,王爷仅是一个食奉禄的,与官差不多的等级,没有封地,只不过是皇亲而让人敬重而己,(虚名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