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名词解释:持续经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5:33:23
持续经营 名词解释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或基本前提之一,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清算。这是绝大多数企业所处的正常状况,这的领土主体,其所有的资产将按照预定的目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被耗用、出售,它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如期偿还。对于持续经营的企业,投资者需要通过其现在的财务状况与过去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来预测其未来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据以作出投资决策。持续经营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采用非清算基础,例如资产按成本计价就是基于持续经营这一假设或前提的。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是一项竞争原则。每一个企业都存在经营失败的风险,都可能变得无力偿债而被迫宣告破产进行法律上的改组。一旦会计人员有证据证明企业将要破产清算,持续经营的基本前提或假设便不再成立,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采用清算基础。

持续经营是指假定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或会计主体的市场经营活动将持续不断地延续下去,因而将按照原定的正常购买意图去使用现有资产,按照原定的偿还条件去偿还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