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文学思想的变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2:47:03
根据两汉时期对屈原及作品的不同评价,谈谈两汉文学思想的变迁。

清谈诸子与两汉思想演变与发展

爱天
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差别 ,是什么意思?
水来子
形上为象,形下为器,中国思想就是以器说象,象说物。魏时代清谈成风,开始是从王允,他写了一本《论衡>>,对后汉影响非常大。董仲舒写《公羊>>,把古问用纬文而说,因而他反对反对当时的 阴阳灾难鬼神态度,我还是说说春秋诸子,那些下面谈。清谈之风是后来的事。
墨子是子夏的学生,也是孔子之儒的后人,子夏是孔子的第二代学生,孔子死后子夏在河西接他的讲师。墨翟是子夏的学生,因为不满儒家的名正之说。再说当时诸侯之乱,贫民之苦,春秋在孔子时代,还没有完全脱离奴隶制度。尤其是诸侯之乱,民不是民,尤其是周礼的破坏,诸侯权力空前强大,所以墨翟看到了儒家之修周礼物的不足。因为孔儒是贵族的文化,代表的贵族的利益,所以墨翟就站在贫民阶级的角度
一叶飘然
所以墨家的兼爱应该是代表大众的利益
水来子
主张夏礼,主张回到大禹时代的政治环境,大禹与民同苦。与民治水之说大家都知道的
一叶飘然
这似乎不可能了
水来子
所以墨翟的思想在当时不为诸侯接受,成为了民间的组织。墨家不但强调并耕思想,也主张兼爱思想,也就是人类没有阶级区别,都是一样的。这些思想后来影响了道家,道家在老子时代纯粹的是个人之修为。,
一叶飘然
这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有几分相似
水来子
子夏的学生当中,也有韩非子。子由是曾子的学生,子由是孔子的孙子,也是孟子的老师,这些不说了。先把墨家说明白些
一叶飘然
这么说法家思想也是从儒家脱离出来的了
水来子
儒家是接周礼,主张修周礼。当时因为诸侯之乱,周代的 《书》,《礼》,乐,基本上失去了。所以孔子的周礼,也有个人的主张,不过孔子在修周礼时,也问过老子《周礼》。而老子却说,礼不在书,在民,在自然,这些话后来是西汉时后人写纬书时加上去的,可能没有历史根据
一叶飘然
所以道家思想最终不适合统治阶级
水来子
因为在汉时,有古今文只争,儒家思想在诸侯时代。主要是没有政治环境,因为诸侯权过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