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中生,有2道文科题目不太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3 05:55:15
1,I FOUND IT IS ……
这句话的结构是怎样的、 老师说 IT 是形式主语。后面的才是真正的主语。 那I呢? I不是主语吗??

2,王安石提出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是什么意思?

3,When speaking of the city’s environment, I will be very sad.
为什么speaking 要加ING啊??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希望能仔细点。。
谢谢你们
英语的知道了。。 那王安石的那句话可不可以翻译成现代文啊?

1,这是一个复合句,it is......是宾语从句。it在从句中代替后面的成分做从句的主语成为形式主语,I 使整个句子的主语。
3,我和speaking是主动关系用ing形式
2,翻译:上天变化不值得害怕,祖宗不值得效法,别人的话语不值得担忧。(注:这表现了王安石变法的决心和勇气,不愧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I主语,"it is..."的部分是宾语.
你把整个句子翻译过来就知道哪个是主语了,问题是,你应该知道什么叫主语吧?
我发现...
那么"我"当然是主语啦!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北宋王安石于宋神宗熙宁年间进行的改革。治平四年(1067)正月,宋神宗赵顼即位。神宗立志革新,熙宁元年(1068)四月,召王安石入京,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
王安石建立一个指导变法的新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条例司撤销后,由司农寺主持变法的大部分事务。吕惠卿、曾布等人参与草拟新法。这些新法按照内容和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限制商人
供应国家需要和限制商人的政策,主要是均输法、市易法和免行法。

均输法
熙宁二年七月,颁行淮、浙、江、湖六路均输法。由发运使掌握六路的财赋情况,斟酌每年应该上供和京城每年所需物资的情况,然后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从便变易蓄买”,贮存备用,借以节省价款和转运的劳费。均输法夺取了富商大贾的部分利益,同时也稍稍减轻了纳税户的许多额外负担。

市易法
熙宁五年三月,颁行市易法。在开封设置市易务。市易务根据市场情况,决定价格,收购滞销货物,待至市场上需要时出售,商贩可以向市易务贷款,或赊购货物。后又将开封市易务升为都提举市易司,作为市易务的总机构。市易法在限制大商人垄断市场方面发挥了作用,也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

免行法
熙宁六年七月,正式颁行免行法。免行法规定,各行商铺依据赢利的多寡,每月向市易务交纳免行钱,不再轮流以实物或人力供应官府。

发展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