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生活 特写镜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1:09:23
野马生活 特写镜头
要求:400字左右

中国人对于马是情有独锺,优美的体态,整群奔驰在草原的雄壮气势,因此有着许多的传奇故事,古代伯乐和千里马至今仍被大家津津乐道,关公的赤兔马也成了人们心目中向往的神马,更有「一马当先」、「马到成功」的好说词。就目前所知,马的品种大约有 60 几种,寿命约为 30 年,毛色分黄、黑、赤和杂色,除此之外,在解剖生理上,马的神经系统十分发达,在直觉记忆力及判断力上甚有天赋,只要稍加训练便能在很多领域发挥特长;牙齿及肠胃的构造让它能咀嚼消化高纤维质食物,视力、听、嗅觉都很发达,让它一有危险便可快速做出反应。尤其马是人类最密切的伙伴,也是人类的好帮手,早期它是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因为它四肢强健,快速灵活,忠实而有灵性;而且马在速度和耐力的完美结合,让它无论任务多艰难都可以勉力完成。
世界上曾经生活过 350 多种野马,不过现在只剩下一种了,它就是「蒙古野马」,野马有 6000 万年的演化史,而野马与家马在基因、血统、解剖生物学上差异都很大。蒙古野马具有 66 对染色体,在外型上呈现短而直立的鬃毛,有斑马状的条纹,而家马具有64对染色体,鬃毛较长而下垂,这是野马与家马的最大不同点。野生蒙古野马(Equus caballus Przewalskii)为奇蹄目马科动物,为俄国的探险家普利瓦斯基于 1879 年所发现,此一发现造成轰动,因为当时大家都认为野马已绝迹了,但这发现也带给这动物的灾难,许多人们为了运动及食物的目的而猎杀它们,目前在荒野已近绝迹,只有在蒙古西南部戈壁沙漠及阿尔泰山一带有零星分布,1899 年开始有几批野马被运至俄国及德国的动物园饲养,而保留今日圈养蒙古野马的族群。
目前国际上已有蒙古及中国及欧洲几个国家尝试复育蒙古野马,并再度野放到蒙古戈壁沙漠, 未来将与相关组织联系,希望园内保有的珍贵野马种源,能为保育尽一分心力。野马是唯一保留了 6000万年基因的珍稀物种,每一匹野马都是一个活化石、基因库;近年来保育界均对此物种做积极的努力,希望可以让这古老的物种,勿因人类的愚昧而无声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