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影响劳动生产率 举例说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1:20:28
马哲的题目
解释并举例说明

这个,不学马哲好多年,许多书本上的原话都忘了,只是帮你分析下,你自己套套原理吧。

我们知道马哲研究的社会生产对象有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劳动对象。
从根本来说,生产力是基本,就好像没有蒸汽机怎么也发明不出火车来。那么,生产关系是在生产力不变得条件下影响生产的最主要因素。相对来说劳动对象只能轻微的影响生产过程,而生产关系却可以很大程度反作用生产力,从而几乎决定生产走向。

这种影响在生产过程与生产方式中最是明显。
而社会结合呢,就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不同的社会结合体、社会关系,决定了最佳的生产过程,从而影响是否能得到最高的生产率。

举例来说:电器厂生产手电筒。最初的生产方式是雇用一大批工人,每人不停制作自己的电筒,最后检验合格卖出。在这里社会结合很不明显,每个工人都在各干各的,可以说整个生产过程没有任何社会结合,劳动生产率很低。

后来,改进了流水线作业,每个工人负责一个环节,最终经过流水线生产手电筒生产出来。这就是社会结合的体现了。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社会结合实现的流水线作业,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使劳动生产率接近了最优化。
所谓的社会结合呢,就是将人与人联系起来完成生产过程,分工明确,效率提高。

大哥你们搜搞错了吧,这是马经的题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