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的中统,军统是如何派生出来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0:39:49

那就先说军统:
军统局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BIS)的简称,是1938年-1950年成立之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早期的领导人为戴笠,1946年,则由毛人凤继任。

特工人员最多时近5万名,分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军统局在许多地方设有集中营、秘密监狱和看守所,囚禁共产党。

抗日战争期间,军统也从事一些搜集敌方情报并恐怖活动.也有一些军统人员投降日本,日本占领区的重要特务头子不少来自军统.

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中共政府对留在大陆的军统严厉镇压,到五十年代中,军统在大陆大致肃清。

前期
军统局前身乃为1932年成立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密查组”,同年9月则又改组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下辖二处,第一处负责党务,第二处则负责情报,并直接向委员长蒋中正负责。

抗战开始的1938年8月,该局重组,另外第一处另成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中统),而军统局仍交由戴笠负责。除负责刺探情报,进行反谍工作外,军统局亦以刺杀等手段执行情报任务,反对中国共产党。

抗战期间
抗战期间军统局曾多次刺杀投日的军政人员,如暗杀张啸林,唐经,暗杀未成的有殷汝耕,季云卿,汪精卫、周佛海。而隶属BIS的各个“游击司令部”和“交通警察大队”则深入日寇占领区开展广泛的游击战,对打击日寇和汉奸,起了不小的作用。

1940年4月,蒋介石为集中对日本军队电讯密码的破译力量,下令BIS“特种技术研究应用处”(6处)加强对日情报工作。在6处中,有一人名叫池步洲 (1908年生)担任了军政部军用无线电总台第43台主任. 1941年5月开始,池步洲在破译的日本外交密电中,他已感到日本要对美国“采取断然行动”了,并判断: 日本对美进攻的地点可能是在珍珠港, 发动战争的时间可能选择在星期天。 军统局破译出日本海军将要偷袭珍珠港的密电后,通知美国海军,但孤立主义情绪泛滥的美国当局怀疑是中国挑拨日美关系,未引起重视,以致酿成严重后果。

抗战期间,军统局的正式在册人员和学员,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者就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