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写下美国一位名人的论文,,,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7:03:35
非常感谢~`支持百度~~~

我对马克.吐温人生的两个转折点有话要说
马克·吐温,183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镇的一个法官家里。小时候的他在乡村生活,爱和黑人、穷苦人交朋友,爱听黑人大叔们讲故事。十二岁时开始独立生活,当过印刷所学徒、报童、排字工,后来又到船上当过水手和舵手、矿工、新闻记者等。年轻的马克·吐温特别喜欢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狄更斯等人的作品,并时常针对美国现实,在报刊的“幽默专栏”上发表小品文。1864年,这是马克·吐温人生最重要的第一个人生转折点,他在旧金山结识幽默作家阿·沃德和小说家布·哈特,得到他们的鼓励和帮助,提高了写作的本领。1865年马克·吐温在纽约一家杂志发表幽默故事《加力维拉著名的跳蛙》,根据一个流行已久的传说改写,生动地表现了当时在开发中的美国西部所特有的幽默的风格,加上突出的运用口语的文风,风行一时,使他全国闻名。此后经常为报刊撰写幽默文章。早前穷苦的流浪生活使马克·吐温有机会接触到广阔的社会,接触到更多的劳动人民,这些对他日后的写作题材在很大程度上是很有关联的,他的作品似乎跟他每次经历着的社会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比如以他小时候的经历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都成为脍炙人口的不朽名著。其实这也是他的作品深受大家所喜爱的原因之一,我们读他的文字,总会有一种很朴实,很贴近我们自己生活的感觉。

熟通学问、精通文学的人也许会认为马克·吐温的作品并没有多大的价值,顶多算是个平民作家。但在我看来,圣人作家固然有,但并不多见,常人对于圣人作家大都是怀着敬佩和崇拜的心情去欣赏他的作品。但对于马克·吐温这种大众化的平民作家,人们更多的却是一种喜爱。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尼采,一位很有名的圣人型作家,但他的诗没有太多人能读懂他的含义。其实我本人也不怎么欣赏尼采,我始终觉得,作为一位作家,他研究他的学问研究到了发疯了的地步,那么他的作品对于我们一些以普通人的思考方式去读他的作品的人来说的话,也是很难读出他真正的思想内涵的。但马克·吐温不一样,他写的作品通俗易懂,让人看了感觉就是写出自己心里想的事情,每个人都会偏于喜欢与自己同种类型或者是同种思考方式的人,人们喜欢马克·吐温,因为他们觉得他的书说出了他们的经历,他们感觉只要自己也有时间,他们也能写出同样的文章。人们喜欢他,支持他,其实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每个人心里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