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基因组内是否含其本身的假基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9:47:59

含有

假基因本来就是因为原来的基因不断突变累积而形成,很多就在原来基因的附近.或者通过RNA反转录也可以插入;
假基因很多是突变导致蛋白编码错误,也有一些是在转录后加工过程中("拼接")出错,导致翻译产物失活.

最经典的假基因记得是人的 组蛋白和干扰素基因.

下面是百度抄来的,有关假基因的概念,能帮助你理解.

假基因(pseudogene)具有与功能基因相似的序列,但由于有许多突变以致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所以假基因是没有功能的基因,常用ψ表示。1977年在爪蟾的5S基因系统中发现了假基因,以后在珠蛋白基因簇、免疫球蛋白基因簇以及组织相容性抗原基因簇中都发现有假基因,而且通常是散布于有活性的功能基因之间。关于假基因的来源一般认为是由mRNA反转录成cDNA,然后整合在基因组中。假基因同cDNA一样没有内含子序列,也没有启动基因转录的启动子序列,而在5’端都有mRNA分子特有的多聚腺苷[poly(A)]序列。由于假基因没有生物学功能,所以不再受到进化的选择压力,因此在假基因中可以积累许多突变,并常常同时存在三种终止密码子序列。假基因是由功能基因演变而来,可以看作是进化的一种遗迹。

可能你理解错啊
没有所谓的假基因,是基因就会表达
你所说的假基因是不是理解为了 不表达的核苷酸片段?

假基因(pseudogene)可以表现为两种情况,其一是指由于基因缺陷而无法表达的基因,可能会导致某种功能蛋白质的缺乏症,例如血友病。其二是指是指基因发生了突变而导致合成的蛋白质出现异常(例如某种血红蛋白变异引起的贫血病),也可以说合成的蛋白质是无效的或假的。染色体的基因研究发现这种情况有很多(可以查阅美国NIH的相关网站)。
虽然人类的DNA序列已经全部破译,但是只了解部分序列的生物学意义。同时也了解到有很多片段是无效的或者对其生物学效应不清楚,例如很多重复性片段的意义。所以,对染色体的研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