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级地震是什么概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9:51:39
请问是什么概念?

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同一地震发生后,不同地区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不同,地震烈度也不同。判断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家具及物品振动情况、房屋及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以及地面出现的破坏现象等。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1)地震等级;(2)震源深度;(3)震中距离;(4)土壤和地质条件;(5)建筑物的性能;(6)震源机制;(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按人的感觉及地震破坏情况划分等级,依次排列成表,即为地震烈度表。目前世界上地震烈度表的种类很多,以12度表较普遍。此外还有7度表(日本)和10度表等。中国采用12度表。

地震的大小常用震级来表示。震级是根据地震时放出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地震放出能量的多少用地震仪器记录地震波的方法测定。

一般地,小于3级的地震,人们难以感觉出来,称为微震;3—5级地震人能感觉出来,称为有感地震;5级以上的地震便能造成各种破坏,称为破坏性地震或强烈地震。

下表列出的是不同里氏震级(ML)的年均发生次数和震中地区的影响:
程度 里氏震级 地震影响 发生频率
极微 2.0以下 很小,没感觉 约每天 8,000次
甚微 2.0-2.9 人一般没感觉,设备可以记录 约每天 1,000次
微小 3.0-3.9 经常有感觉,但是很少会造成损失 估计每年49,000次
弱 4.0-4.9 室内东西摇晃出声,不太可能有大量损失。当地震强度超过4.5时,已足够让全球的地震仪监测得到。 估计每年6,200次
中 5.0-5.9 可在小区域内对设计/建造不佳的建筑物造成大量破坏,但对设计/建造优良的建筑物则只会有少量损害。 每年800次
强 6.0-6.9 可摧毁方圆100英里以内的居住区。 每年120次
甚强 7.0-7.9 可对更大的区域造成严重破坏。 每年18次
极强 8.0-8.9 可摧毁方圆数百英里的区域。 每年1次
超强 9.0及其以上 每20年1次

由于里氏地震规模是常用对数,因此在估算能量的时候,里氏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的能量大约增加31倍。

下表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