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何理解完善法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6 17:33:23

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共性角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党作为执政党的主要职责,有利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或采用下列说法:
“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经济学角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
(1)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2)是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3)是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和有效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⑴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现代化建设;
⑵有利于正确处理和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尽可能地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⑶有利于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思想,按照“五个统筹”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⑷有利于促进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