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低电压处理器的性能究竟怎么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9:17:50
rt
相对于5系列还是7系列 还是看主频?

因特尔移动版CPU分为T L U三种电压版本。

市面上最常见的是T系列(常规电压版),而L(低电压版)和U(超低电压版)主要用于移动性较强的13或12寸屏幕以下机型。

在省电和延长续航时间方面,L和U有着很大的优势,但在性能方面,由于比起T系列有很大的主频丧失,所以在处理速度方面也会慢上不少的。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L7500(1.6GHz 4MB)的实际性能只有T7100(1.8GHz 2MB)的水平,只有T7500(2.2GHz 4MB)的7成水平。

低压CPU主要是为了低功耗和低发热、低体积而设计的,比如在手机这样的移动设备上,不可能还要专门安一个散热风扇。而在大型的数据中心,功耗也是一个成本中很大的一份,使用低压的CPU,可以在不降低太多性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散热和功耗。
至于性能,这个得看CPU型号,在同等主频同等核心数同等架构的情况下,CPU性能是一致的,而低压CPU会远远比标压省电、散热少,所以甚至很多超级本也喜欢用低压CPU,一台电脑少了风扇之后,噪音和体积大大的减少啊~有人反应低压CPU跑孤岛危机3也没啥压力,没有风扇都不很明显发热。。。
CPU 型号中的I5-4500U的U字就代表低电压,CPU功耗可以低至14W,大约是常压的二分之一。。

1993年
Pentium
美国法律中不能用阿拉伯数字注册,英特尔用拉丁文注册商标,以避免其他厂商用同样的名字。Pentium在拉丁文中是“5”的意思。

1996年
Pentium Pro
在封装中除Pentium Pro芯片外还包括有一个256KB的二级缓存芯片,引入“动态执行”的创新技术。市场并不叫座。

1996年
Pentium MMX
MMX技术是英特尔发明的一项多媒体增强指令集技术,为CPU增加57条MMX指令,以增强处理器在音像、图形和通信应用方面的性能。

1997年
Pentium Ⅱ
为了击跨竞争对手,以及获得更加大内部总线带宽,PentiumⅡ首次采用封闭的solt1接口标准,事后证明这一做法并无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