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烂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9:22:11
刚刚买的草尾蓝,价格不蜚,回来后发现不爱吃食,就感觉不太对,今天发再起居然烂腮了,怎么办呀?谁给出个招呀?谢谢谢谢了!

病原体: 嗜纤维黏细菌,细菌体长大小为0.5微米X(4~4.8)微米。
  病鱼鳃丝腐烂并带污泥,严重时鳃丝软骨外露,鳃盖内表皮被腐蚀,形成一个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
  烂鳃病是一种传染迅速,病程长,比较常见的鱼病,一经发病便难控制其蔓延。烂鳃病主要有两种:寄生虫性烂鳃病和细菌性烂鳃病。前期养殖预防较好,没有出现鱼病,后期由于忽视预防,使鱼生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养殖的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患于未然。

  流行特点:该病在水温15℃以上开始发生和流行。发病时间南方在4-10月份,北方在5-9月,7-8月为发病高峰期。危害品种主要有草鱼、青鱼、鳊鱼、白鲢。目前虾、蟹鳃病 发生也很严重,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引起。

  发病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尤其是头部,江浙渔民称为“乌头瘟”。病鱼独自在池边或浮于水面慢慢游动,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病情严重时,离群独游水面,不吃食,对外界刺激失去反应。鳃丝末端腐烂、充血,有时被成块的污物和泥土粘着。严重时鳃丝被浸蚀成柱状,鳃骨外露发白,鳃盖骨内外层同时被腐蚀时远看呈空洞状,南方称为“开天窗”。发病虾蟹鳃丝被侵蚀,呼吸受阻。病虾常游到浅水处俯伏不动。病蟹上岸不肯下水,不吃食,不脱壳,或脱壳不遂而死亡,常与肝脏病、肠炎病等并发,发病率50%左右,死亡率30%-40%。

  预防与治疗: 预防:(1)由于草食性动物的粪便是粘细菌的孳生源,因此鱼池必须用已发酵的粪肥。(2)利用粘细菌在0。7%食盐水中就不能生存的弱点,可在鱼种过塘分养时,用2%-2.5%的食盐水溶液,给鱼种浸洗10分钟-20分钟,可较好地预防此病。(3)平均每亩水面每米水深用二溴海因或二氧化氯200克化水全池泼洒。全池泼洒鱼虾菌必净,平均每亩水面每米水深用200~300克。每天1次,连用2天。
  治疗: 每100公斤饲料添加土霉素20-30克、氟哌酸16-20克,连喂3-5天。外用药选择杀菌消毒灵(0.2毫克/升)和009速康(2毫克/升),连用2次。防治虾蟹烂鳃病,每100公斤饲料添加鳃病灵0.5-1公斤,连喂3-5天。外用药选择精碘(0.5毫克/升)、“二溴海因(0.2毫克/升),每周用药一次。

我家的100多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