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月若无恨月常圆”还是”月如无恨月常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8:56:48
是”月若无恨月常圆”还是”月如无恨月常圆”?
是”长”还是”常”,是”若”还是”如”?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长圆!

天若有情天亦老 , 月若无恨月长圆
绝对正确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很有名的诗,意思是:如果像人一样有情,天也会荒,地也会老。可是,为什么天地从来没有改变过呢?正因为它无情啊!唉,老天无情人沧桑,日子一天天一年年无情的过去,作为人的我们啊,已日渐变老。
有关这一句诗,有着绵延不绝的流转,古今以来很多大文学家都曾经借用过,表达了对老天无情有情的感慨。
唐朝诗人李贺是这句诗的原创者,在《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说天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也会因遭遇生离死别而悲伤的。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这是北宋文人石曼卿写的,说啊,天有情,天会老,月无恨,月就会始终圆满。但是,世间事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总不能圆满,总不如诗人所愿。
“天若有情天亦老,遥遥幽恨难尽”,这是清代文人孙洙《河满子》的借用,气势很弱,毫无新意,没有什么好说的。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是毛主席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借用,最为人们传诵,最为广为流传的。老天是否有情无情我们都不去管它,人间事物按照内在的规律向前发展变化,历史洪流滚滚向前,才是“正道”,才是宇宙真理,体现了无比的壮志豪情。(老毛子的诗词真是一绝啊)
石延年(994-1041)字曼卿。宋城(安徽阜阳)人。文学家。徙居宋城。屡举进士不第。初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知金乡县,有治绩。历大理寺丞、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建言加强边备,以御夏、辽。元昊攻宋,奉命赴河东征集乡兵,得数十万。又请遣使劝回鹘出兵攻西夏。文辞劲健,尤工诗,善书法。
石曼卿磊落奇才,知名当世,气貌雄伟,饮酒过人。有刘潜者,亦志义之士也,常与曼卿为酒敌。闻京师沙行王氏新开酒楼,遂往造焉,对饮终日,不交一言,王氏怪其所饮过多,非常人之量,以为异人,稍献肴果,益取好酒,奉之甚谨。二人饮啖自若,傲然不顾,至夕殊无酒色,相揖而去。明日都下喧传:王氏酒楼有二酒仙来饮,久之乃知刘、石也。
其才气在当时广为人知,众多文人都与他交好,从很多诗文我们可以看出,如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