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漂白性和氧化/还原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6:11:06
例如:SO2 使品红褪色,这是表现 SO2 的漂白性;而 SO2 使 KMnO4 溶液褪色却是 SO2 表现还原性。

倘若说“漂白性”是指物理反应,那为什么说 Cl2 也有“漂白性”(和品红溶液反应时)

请各位帮忙解答,什么时候是“漂白性”,什么时候是“氧化/还原性”?
在高考中应该答哪个?

中学阶段的漂白性有三种:
1、Cl2水、HClO、H2O2、Na2O2等
都是因为它们的强氧化性,将有机色质氧化成其它无色物质,而褪色。
属于化学性质。

2、SO2
是因为可以与有机色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不太稳定,时间长了,还会分解,放出SO2后,而恢复原来的颜色。
也属于化学性质。

3、活性炭
因为具有吸附性,将有色物质吸附,而导致颜色褪去。
属于物理性质。

氧化还原性则与组成元素的化合价的状态有关,若化合价在最高位置,则只有氧化性,若化合价在最低位置,则只有还原性,若化合价在中间位置,则可升可降,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SO2中的S是+4价,在S的中间价态,所以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但与高锰酸钾反应时,表现出还原性,被氧化,化合价继续升高,生成H2SO4。

漂白性指物质使有色物质褪色的性质,漂白可以是物理变化(活性炭吸附)也可以是化学变化(SO2,CL2等)
氧化性指物质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性质
所以物质的漂白性不一定因为它有氧化性;有氧化性的物质也不全能用于漂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