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石星经 全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2:55:52
电子数格式!我不知道这著作有没有原文!

《甘石星经》在宋代就失传了,在唐代的《开元占经》中还保存一些片断,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的书目中保存了它的梗概。

甘德,又称甘公,战国时期的齐国(一说是楚国或鲁国)人;石申,又称石申夫或石申父,战国时期的魏国人,他们都是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天文学家。甘德写有《天文星占》八卷,石申写有《天文》八卷,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为一部,称《甘石星经》。 《甘石星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可借它在宋代以后失传了,今天只能从唐代的天文学书籍《开元占经》里见到它的一些片断摘录。这些片断摘录表明,甘德和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了五大行星出没的规律;他们还记录了八百颗恒星的名字,测定了一百二十一颗恒星的方位。后人将甘德和石申测定的恒星记录称为《甘石星表》,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比希腊天文学家伊巴谷测编的欧洲第一个恒星表大约早二百年,后世许多天文学家在测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运动时,都要用到《甘石星经》中的数据,因此,《甘石星经》在我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在长期观测天象的基础上,战国时期楚人甘德(今属湖北)、魏人石申(今属河南开封)各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