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并购商誉问题的案例会计分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1:01:21
最好像下边这种我在线等,要求网上少的,能说明商誉问题和会计问题的
我出高分:

TCL通讯(000542)为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一家上市公司。2003年末,该公司通过与母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TCL集团)换股,以被母公司吸收合并的方式退市。TCL集团吸收合并TCL通讯,并通过IPO实现整体上市。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TCL通讯与TCL集团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适用权益结合法。在这里,我们对这一合并案例用两种不同的会计方法进行处理,以便直观地比较这两种方法对资产负债表、企业财务报表以及合并过程中产生的商誉所带来的影响。
表5-1 TCL 集团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TCL 集团合并前 TCL 集团合并后
(购买法) TCL 集团合并后
(权益结合法)
总资产 14,790,426,148 18,600,691,546 17,192,803,114
其中:流动资产 11,675,471,048 14,043,888,014 1,242,576,179
长期投资 1,208,616,179 1,242,576,179 1,578,566,028
固定资产 1,578,566,028 1,578,566,028 327,772,893
无形资产 327,772,893 1,735,661,325 10,199,937,349
总负债 10,199,937,349 10,199,937,349 10,199,937,349
其中:流动负债 8,902,712,842 8,902,711,842 8,902,711,842
少数股东权益 2,635,283,133 2,209,421,810 2,209,421,810
股东权益 1,955,205,666 6,191,332,387 4,783,443,955
其中:实收资本/股本 1,591,935,200 2,586,331,144 2,586,331,144
资本公积 4,795,213 3,246,525,990 1,732,560,625
盈余公积 80,994,058 80,

商誉是企业的一种无形价值,通常指企业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或由于信誉好而获得客户的信任,或由于组织得当,生产经营效益高,或由于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诀窍等原因而形成的无形价值。这种无形价值具体表现在该企业的获利能力超过了一般企业的获利水平,即具有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的信誉和能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企业间合并不断增加,商誉的会计处理引起了人们的重视。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的出台,在商誉会计的相关部分有了很大的变化,进行了一些较合理的修改,但尚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现就商誉的确认、摊销和减值等方面问题进行探讨,以有助于商誉会计发展。

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的确认问题

商誉可以自创,也可以外购。《新准则》规定,将企业合并过程中,对于购买方合并成本大于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即外购商誉,确认为商誉。而自创商誉仍旧不予确认。这一处理方法将本质一致的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割裂对待,显然不甚合理。
(一)自创商誉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
《新准则》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自创商誉是企业在持续经营中所形成、享有的,可以在未来带来超额收益能力的一项无形资源,符合资产定义。
此外,《新准则》要求,资产的确认要同时满足条件: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对自创商誉是否应确认的争议多在于此。事实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与自创商誉有关的各项支出在发生当期就已确认,如服务态度的改善,诚信经营,广告推介,研发及企业文化的创造等等,企业要为这些活动付出相当的代价,即自创商誉也是能够计量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于2000年2月就提出用辅以概率因素的、折现的现金流量来确定某些资产的现值,这一建议也为自创商誉的计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计量方法。另一方面,会计实务中本来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主观因素,计量的可靠性和“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会计人员的执业判断,自创商誉也是如此。因此,自创商誉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应当及时予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