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垫江罗姓的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2:42:32

姓 氏 来 源
姓氏: 罗 祖籍: 豫章
祖宗: 祝融 郡望: 豫章郡
分类: 以国为氏
历史名人
最先崭露头角的罗姓人,是三国时的罗宪,蜀汉太子舍人。晋时的武陵太守罗企生,深受桓温器重的襄阳太守罗友。隋唐时代,是罗氏的重要发展时期。不仅人才济济,连续涌现出隋末为王室固守山东的罗艺唐代诗人罗隐以及其兄弟罗邺、罗虬,神武大钭军罗士信等,而且在此时期,罗氏族从今湖南、湖北和江西逐渐向全国各地播迁,发展成了中国的大姓之一。在罗姓名人中,还有著名的小说家罗贯中。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名本,号湖海散人,今山西太原人。相传他是施耐庵的学生。有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等作品留传于世。还有近代教育家罗典,画家罗聘,史学家罗振玉,以及当代革命家罗荣桓、罗瑞卿等。
姓氏来源
罗姓的来源十分复杂。第一支罗姓,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指上出,乃是祝融之后,出自云姓,周初被封于宣城,后来迁到枝江,周末定居在长沙。汉代有梁相罗怀,襄阳志中有罗蒙。第二支罗姓,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西周时有楚国的同姓国罗国,所在地就在今天的湖北省宣城县西罗川城,国君姓熊,春秋时为楚国所灭,国人就以罗为姓,称为罗氏。第三支罗姓,根据《魏书·官氏志》的记载,曾有斛瑟罗氏改为罗氏。唐代时西突厥汗斛琴罗入中国,他的后代以“斛瑟罗”为姓,后又改为单姓姓“罗”。第四支罗姓,《魏书·官氏志》上记载,是由北魏时的破多罗氏、七罗氏改姓罗,也称为罗氏。第五支罗姓,是著名的清代爱新觉罗氏,他们中间也有改姓罗,而称罗氏。望族居于豫章郡,就是今天的江西省南昌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