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视连续剧《八路军》的一个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9 07:36:35
昨天我看江苏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八路军》第12集,内容是八路军在响堂铺伏击日军运输车队。

1939年3月,徐向前指挥八路军129师部队,准备在晋东南山区黎城与涉县之间的响堂铺地区伏击日军运输车队。当部队按照预定计划进入伏击位置后,意外的事偏偏发生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指挥所紧张起来。电话里是陈赓旅长的声音:“七七二团报告,东阳关之敌200余人进到马家峪;长宁东南高地有敌骑兵,向我侧后运动。”陈赓判断,可能敌人发现了我设伏企图,欲从右翼侧击,截断后路。他请示徐向前副师长:“是不是把主力撤回到庙上村、鸭儿山去截击敌人?”

“料敌计险,必察远近……将之道也。”徐向前两眼盯着地图。他判断:情报不可靠。如果敌人发现设伏企图,决不会只派这么点兵力前来“打草惊蛇”。遂拿起电话对陈赓说:“没有我的命令,原计划不得变更。部队不能动,要严密埋伏,不得暴露。情况先不要向下传。”同时,徐向前马上派出参谋查明情况。

两个小时后,情况查明,果然不出徐向前所料:东阳关方向,敌人没有异常动静;警戒分队看到的“敌骑兵”,是几头驮驴,由老百姓赶着向北去了。

伏击战取得了胜利。这一仗,毙伤敌400多人,180多辆汽车全部被摧毁。日军第十四师团山田辎重队两个汽车中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缴获甚多。

在剧中,徐向前在电话里对陈赓说“料敌计险,必察远近……将之道也。”

我上网查了一下,“料敌计险,必察远近……将之道也。”这句话出自《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又名《齐孙子》,系与《孙子兵法》区别之故。《汉书·艺文志》称“《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但自《隋书·经籍志》始,便不见于历代著录,概大约在东汉末年便已失传。

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这部古兵法始重见天日。

我的问题是:既然《孙膑兵法》在东汉末年已经失传,直到1972年才出土,那么在1939年徐向前是如何说出《孙膑兵法》里的内容的?

这个很简单,你看的《八路军》是影视作品,既然是影视作品那就是电视剧编剧的事了,也就是说,徐向前说的那段话在当时肯定没有,只不过是编剧在创作《八路军》这部电视剧时往上面加了一段话。电视剧电影作品,他们都是出自编剧之手,编剧在创作过程中会因为剧情等需要,特意加上去一些原本不存在的东西,这样可以使影视作品更好看、更引人入胜。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恰同学少年》中刘俊卿和赵一贞等人都不是历史原来就有,既然编剧连人物都可以添加,想必一两句话就更不用说了。

穿帮了

可能是穿帮!
也可能是古人传下来的一两句(虽说失传,但一两句也总会有人记得口述下来吧!纯熟猜测啊~)
不过,楼主你很细心啊~
强~

楼主精神值得学习

1939年3月,徐向前指挥八路军129师部队,准备在晋东南山区黎城与涉县之间的响堂铺地区伏击日军运输车队。当部队按照预定计划进入伏击位置后,意外的事偏偏发生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指挥所紧张起来。电话里是陈赓旅长的声音:“七七二团报告,东阳关之敌200余人进到马家峪;长宁东南高地有敌骑兵,向我侧后运动。”陈赓判断,可能敌人发现了我设伏企图,欲从右翼侧击,截断后路。他请示徐向前副师长:“是不是把主力撤回到庙上村、鸭儿山去截击敌人?”

“料敌计险,必察远近……将之道也。”徐向前两眼盯着地图。他判断:情报不可靠。如果敌人发现设伏企图,决不会只派这么点兵力前来“打草惊蛇”。遂拿起电话对陈赓说:“没有我的命令,原计划不得变更。部队不能动,要严密埋伏,不得暴露。情况先不要向下传。”同时,徐向前马上派出参谋查明情况。

两个小时后,情况查明,果然不出徐向前所料:东阳关方向,敌人没有异常动静;警戒分队看到的“敌骑兵”,是几头驮驴,由老百姓赶着向北去了。

伏击战取得了胜利。这一仗,毙伤敌400多人,180多辆汽车全部被摧毁。日军第十四师团山田辎重队两个汽车中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缴获甚多。

在剧中,徐向前在电话里对陈赓说“料敌计险,必察远近……将之道也。”

我上网查了一下,“料敌计险,必察远近……将之道也。”这句话出自《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又名《齐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