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宗教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22:15:51

如果你有自己的人生信仰,那还要宗教干什么用?
如果你没有自己的人生信仰,那宗教就很有用.

犹太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都是天启宗教,是神为了怜悯人类给人类派遣使者传播真理,让人类认识神。当使者的教民偏离正道的时候,神继续派遣新的使者来纠正偏离的正道,其中少部分使者都有神降示的天经。这样历史一直继续下去,神总共给人类派遣了12万4千多使者,降示天经100多部(大部分已经失传,失散,失真)。最有名的使者是亚当(阿丹),诺亚(奴哈),亚伯拉罕易卜拉欣),摩西(穆萨),耶稣(尔撒),穆罕默德,最有名的天经是旧约,新约,古兰经,其中旧约和新约的合本叫圣经。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位使者,他是纠正偏离耶稣教导的基督教。古兰经是最后一本天经,是纠正已经失真的圣经。

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正深入进行,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一构建过程中,物质层面的发展已取得了令人称奇的成就,构建和谐社会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然而,我们也发现,随着经济的腾飞,社会思想道德的建设并未跟上,而是出现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主体信仰缺失、人文精神失落、以及社会道德判断标准混乱,道德水准下降的巨大反差。以金钱为导向的价值取向充斥着社会的每个角落,整个社会思想文化上,世俗性、功利性而又庸俗化的浮躁因素太浓,而具有神圣性、非功利性的包含有终极指向的积极因素又太缺,和谐社会的构建遭遇到了不和谐的时代难题。

对于这一难题的化解,仅仅靠法律是远远不够的,诉诸道德也许是一条出路,但 “外在”的思想道德已不能全部解决社会上层出不穷的问题,也不能适应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以“内在”的信仰化道德弥补这一不足,则是可以探索的方向。用因信仰而生的敬畏之心则可以使人无限膨胀的私欲得到收敛,又能修正金线的社会价值导向。同时,宗教文化本身大都具有促进社会稳定,和睦社会发展的舆论力量。让宗教文化充实于“和谐文化”的建设,以提升中国现代文化的包容性和渗透性,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软实力”,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也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宗教不应与政治挂勾

宗教不是问题,可能比生命更重要。如果可以,尽量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