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明城市,做文明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23:07:47
做文明人要从自身做起

( 一)
  ××文明城市……然而,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也在随处奏响: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损坏公共设施等等。尤其那最令人深恶痛绝的随地吐痰行为,更与这个文明卫生城市格格不入!

  我国自古倡导文明,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撰著的《千金方》中就有“常习不唾地”的记载,劝导人们勿随地吐痰。据说唐朝大臣魏征一次早朝时正欲奏事,忽有痰哽于喉,便去殿旁偏处吐出其痰。退朝回家,总觉不妥,恐后再出现此种情况,特用獭皮制一小袋,内衬油纸,缝于袖内。以后上朝时如遇有痰,就悄悄低头吐进袋里,其他大臣争相仿效,一时成为“大臣风度”。文学巨匠鲁迅先生住在北京专塔胡同时,每次从街上回到家里,常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团放进炉子烧掉。邻居《孩子》网络版不得其解,便问先生,鲁迅告诉他:“我烧的是包痰的纸团,出门时带好纸,有痰就吐在纸里,然后包好带回家烧掉。可以消灭痰里的细菌,不致危害他人。”

  古代的大臣魏征、现代的文豪鲁迅严于律己的作风、讲究卫生的习惯,应是我们每一个市民学习的榜样啊!奉劝那些习惯随地吐痰者,做文明人,积一点“口德”。

  ( 二)

  最近,媒体报道了市区不少公共设施遭到不同程度人为损坏的现象,如不少科普宣传栏被损坏,路牌和交通指示牌被砸歪,好好的路灯被人打掉,公共场所一些大理石墩不翼而飞,一些小树上被人刻上了名字,“牛皮癣”小广告到处可见,休闲椅被人拧断螺丝整个搬走……

  这些现象表明,在硬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作为城市软环境的市民素质如果没有得到相应提高,那么城市的许多建设都将前功尽弃,创建文明城市将成为一句空话。

  良好的城市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营造,公共设施本来是为广大市民服务的,大家都应该自觉地爱护它们,发现那些破坏公共设施的不良行为,要勇于制止和劝阻。特别是职能部门,更要多巡查,多劝导,发现不良苗头,就研究对策,不放任,不姑息。只有一方面靠职能部门严格管理,一方面靠广大市民配合支持,才能扭转不文明现象屡屡返潮的问题。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千年传颂的格言人所共知,现在,我们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每位市民都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