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urice ravel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23:43:34
他的生平及作品~

乔瑟夫-莫里斯·拉威尔(Joseph-Maurice Ravel)(1875年3月7日-1937年12月28日)
是法国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生于法国南部靠近西班牙的山区小城西布勒,1937年在巴黎逝世时,已经是法国与德彪西齐名的印象乐派作曲家。

他的音乐以纤细、丰富的情感和尖锐著称,同时也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的主要作曲家之一。他的钢琴乐曲、室内乐以及管弦乐在音乐史上不容忽视。钢琴曲诸如Miroirs和加斯巴之夜是经典的作品;管弦乐例如达夫尼与克罗伊,还有替穆索斯基编曲的展览会之画出色的展示了他以音乐表现光影色彩的技巧。对於大众而言,最熟悉的应是他的波丽露,但他本人不十分看重此作品,并一度把它描述为“没有音乐的管弦乐曲”。根据SACEM的统计,拉威尔比其他法国作曲家拥有许多忠实的支持者,使他成为(至今)最受欢迎的法国作曲家。

1. 职业生涯1882年 开始学习钢琴。

1889年 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创作《为死公主而作的帕凡舞曲》(一译孔雀舞曲)

1901年 创作钢琴曲《水的嬉戏》

1901年-1903年 三次参加罗马大奖比赛,全部无功而返。创作《F大调弦乐四重奏》

1905年 其第四次参赛申请遭拒绝。引起巴黎的艺术界和出版界极大不满,当时的艺术家甚至平民爱乐人士站出来声援,行动导致音乐学院的改组,作曲家佛瑞出任院长。

1907年 创作《西班牙狂想曲》

1908年 创作钢琴二重奏《鹅妈妈》(后改编为管弦乐版本)

1911年 创作《达夫尼与克洛埃》和《华丽而忧伤的圆舞曲》

1917年 创作《库普兰之墓》

1922年 完成穆索尔斯基的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的配器

1924年 创作《茨冈》

1928年 创作《波丽露舞曲》

1937年 手术抢救无效,于12月28日在巴黎逝世

2. 作品风格早年的拉威尔,追求着别具一格的音乐表现,标新立异的音乐。拉威尔和德彪西有着密切的交往,德彪西的印象派作曲手法很自然就深入到拉威尔初期的创作中。到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