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处置投资 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3:20:53
【2007年教材P104,例5-15】A公司原持有B公司60%的股权,其账面余额为9 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20×6年12月6日,A公司将其持有的对B公司20%的股权出售给某企业,出售取得价款5 400万元,当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24 000万元。A公司原取得对B公司60%股权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3 500万元(假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自取得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后至处置投资前,B公司实现净利润7 500万元。假定B公司一直未进行利润分配。除所实现净损益外,B公司未发生其他计入资本公积的交易或事项。本例中A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在出售20%的股权后,A公司对B公司的持股比例为40%,在被投资单位董事会中派有代表,但不能对B公司生产经营决策实施控制。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由成本法改为按照权益法进行核算。

(1)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54 0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0 000 000
投资收益 24 000 000
(2)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剩余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6 000万元,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600(6 000-13 500×40%)万元为商誉,该部分商誉的价值不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行调整。
取得投资以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为4 200[(24 000-13 500)×40%]万元,其中3 000(7 500×40%)万元为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留存收益。企业应进行以下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 000 000
贷:盈余公积 3 000 0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7 000 000

我的疑问是,例题中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应享有的份额为4200万元,其中的3000万

我觉得题目有些问题,
首先,A最初投资的时候“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3 500万元(假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那么当时B的账面净资产也应该是13500万。
其次,“自取得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后至处置投资前,B公司实现净利润7 500万元。假定B公司一直未进行利润分配。除所实现净损益外,B公司未发生其他计入资本公积的交易或事项。”,那么处置时B的净资产应该是13500+7500=21000万元

这和题目中的24000矛盾。所以题中的24000应该改为21000,相应就不存在你说的1200万差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