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习编程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8:53:56
我的目的是学C++,我已经学完了C,可是不精,有人说不用精,它是基础,如果不是很需要学得精,那我就直接去学C++了。可是到底怎么样呢?我不想走错路

分析机构EvansData定期对开发人员展开调查,其调查结果与Stroustrup提出的C++正在扩张的说法相违背。EvansData的数据显示,以C++为工具的开发人员在整个开发界所占的比例由1998年春天的76%下降至2004年秋的46%。

Forrester最新的调查显示,C++、微软VisualBasic和Java是众多公司产品体系的首选语言。对100家公司的调查显示,C/C++、VisualBasic和Java在产品体系中的使用比例分别是59%、61%和66%。

传统上认为,C++相对于目前一些新潮的语言,如Java、C#,优势在于程序的运行性能。这种观念并不完全。如果一个人深信这一点,那么说明他并没有充分了解和理解C++和那个某某语言。同时,持有这种观念的人,通常也是受到了某种误导(罪魁祸首当然就是那些财大气粗的公司)。对于这些公司而言,他们隐藏了C++同某某语言间的核心差别,而把现在多数程序员不太关心的差别,也就是性能,加以强化。因为随着cpu性能的快速提升,性能问题已不为人们所关心。这叫“李代桃僵”。很多涉世不深的程序员,也就相信了他们。于是,大公司们的阴谋也就得逞了。

一般认为,使用Java或C#的开发成本比C++低。但是,如果你能够充分分析C++和这些语言的差别,会发现这句话的成立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软件规模和复杂度都比较小。如果不超过3万行有效代码(不包括生成器产生的代码),这句话基本上还能成立。否则,随着代码量和复杂度的增加,C++的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造成这种差别的就是C++的软件工程性。在Java和C#大谈软件工程的时候,C++实际上已经悄悄地将软件工程性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点被多数人忽视,并且被大公司竭力掩盖。

语言在软件工程上的好坏,依赖于语言的抽象能力。从面向过程到面向对象,语言的抽象能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但在实践中,人们发现面向对象无法解决所有软件工程中的问题。于是,精英们逐步引入、并拓展泛型编程,解决更高层次的软件工程问题。(实际上,面向对象和泛型编程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1967年,但由于泛型编程更抽象,所以应用远远落后于面向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