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准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7:36:34

人的心理是精神现象,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很难有一个固定而清晰的界线,为了使学生能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专家将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分为三个等级:
  1、一般常态心理者。这部分人表现为心情经常处于愉快的状态,适应能力强,善于自我调节,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
  2、轻度失调心理者。这部分人在他们遇到学习、生活中的烦恼时,容易产生抑郁、压抑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人际交往中略感困难,自我调节能力弱,若通过心理教师或专业人员的帮助,可维持心理健康。
  3、严重病态心理者。这部分人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已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若不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就会加重病情,以至难以维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心理健康水平虽然分为不同等级,但心理健康与病态之间的界限难以界定,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的,判断其是否健康,主要指近一段时间,既不代表过去,也不代表未来,但与过去、将来有一定联系。
  针对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等级,心理咨询内容也分为三类:
  发展性咨询。这类咨询是针对一般常态心理者而言的,咨询对象心理基本健康,无明显的心理冲突,基本适应环境,咨询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开发潜能,提高学习与生活的质量,追求完善的发展。如怎样处理社会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与偏好更好的发展自己等。
  适应性咨询。这类咨询是针对轻度失调心理者而言的,由于这部分学生心理基本健康,但生活、学习中有各种烦恼,有明显的心理矛盾和冲突,所以咨询的目的是为了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提高适应能力。如因学习成绩不好而忧虑,人际关系不协调而苦恼,陷入失恋痛苦而难以自拔,因环境改变而引起的适应不良等。
  障碍性咨询。这类咨询是针对严重病态心理者,也就是说,这部分学生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已经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咨询的目的是澄清问题,需要通过系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克服障碍,缓解症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状,恢复心理平衡,学有,人际交往障碍、考试焦虑、适应障碍、恐惧症、强迫症、抑郁症等。

还真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可以参照。
在我看到,只要你开心的时候多伤心的时候少,乐观的时候多悲观的时候少,积极的时候多消极的时候少,友善的时候多刻薄的时候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