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门票收入用在什么地方?涨价后对其相关利益者的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5:12:48
问题同上!
另外,请问黄山上市是怎么回事?对其景区管理、门票价格等有什么影响?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景区门票定价对其相关利益者(如政府,管理者,社区居民,旅游者等)的影响有哪些?
我想知道关于黄山的!!!

八达岭、十三陵门票收支一览

门票收入成为一些比较著名的世界遗产地最大和最直接的经济收入

记者:如何看待目前我们景区的门票收入和门票价格?

张晓:据我了解,在国内比较著名的世界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门票收入已成为最大和最直接的经济收入。一些集世界遗产地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于一身的景区,门票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个别甚至高达90%以上(表①)。

世界遗产和国家遗产资源具有与一般经济性资源不同的特殊性,是保护性资源,同时也是典型的公共资源,应为全体人民享有。作为公共资源,景点门票定价的基础不是依据开发、保护、管理资源的需要,而只能根据国民的平均收入水平。统计数字表明,一张门票的平均价格接近我国人均GDP的1%。这一比例至少是其他国家的10倍以上(表③)。大部分遗产地的门票趋向高额化、市场化、贵族化,改变了遗产资源的公共性质。

有些遗产地的门票收入被纳入地方财政收入和企业的经营收入

记者:在我国,对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区的管理实行何种体制?为什么那么多景区都在说自己经费紧张?

谢凝高:我国对自然遗产的管理职能属于建设部,对文化遗产的管理职能则属于文化部、文物局等。以全国177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例,中央一级管理单位是建设部城建司风景处,但主要管理权力都下放到了地方政府。

由地方政府实行景区管理有很大的局限:一是地方政府考虑从自身利益出发比较多;二是部分世界遗产是由较低级别的区县(市)政府管理,凌驾于这些管理处的机构太多。例如,张家界一个区级管理的景点中就“驻扎”着30多个上级单位。有的地方政府每年向风景区要几千万元,也迫使风景区提高门票价格,扩大商业开发规模。此外,我国177个风景名胜区,国家每年只拨款1000万元。一些风景名胜区只好卖门票,用门票收入补贴管理费用。

记者:分权管理体制对自然文化遗产和风景区的破坏主要在哪方面?

张晓:在这种分权管理体制下,国家只给政策、不给经费,靠门票收入自收自养的世界遗产地和风景区非常普遍;而地方政府、景点管理机构则对门票收入有着更高期望。有些遗产地还将部分门票收入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