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挖掘出的文物都是埋在底下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1:22:51
或许墓葬什么的本身就是埋在底下的,但是为什么几百年前的房屋(就是平常居住的房屋)等等东西也会在底下十来米的地方被挖出来?难道古人把房子建在底下?

化石是因为生物遗体等是在被埋入地下后,地壳运动将表层的移动到了底层,所以就埋得很深了。

古代的城市主要在河流附近建造,并且是在地势比较低的平原地带,当河流洪灾的时候很容易将古城埋于地下。

古代君王等修建的古墓为了防止别人盗窃,所以一般修在地下,所以就在地下了。

都是地质作用的结果,这就是地质上所说的搬运运动,高地岩石泥土经过机械搬运运动,把泥土碎石搬运到低处,使低处不断增高,也就是说不断的沉积第四纪的地层,古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被掩埋的(除了因地震沉降的外);
至于古墓,是先人挖深的。
而化石是随着地层的沉积蕴藏在岩层中的,随着地壳的抬升、剥蚀出露地表,才能被人们发现的。

由于人为原因(战乱)或自然灾害(水灾),造成房屋损毁废弃,这种废弃是大范围的,大到一个村或一个城,人口迁移,长时间无人居住,造成风化、河道变迁、荒地、植物掩盖,经过几百年的时间,逐渐埋入地下。

因为它属于历史,属于过去,过去的东西总会被掩埋,不但包括能看得见的实物,也包括文化.

因为房屋损害的原因,后人时间长了就忘记这个地方原来的历史,继续在这里盖房,久而久之就把原来的房子埋起来了。还有,如果这些文物是在地表的,有两种可能:第一,别人拿走,第二,坏了!所以,现在发现的都是地下的。

因为在地上的都让人给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