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普法教育实效性采访哪些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1 07:49:06
请问如果要开展“提高农村普法教育实效性的研究”,应该采访些哪些人?老师要列个提纲,怎么列啊?

普法教育,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局。目前,我国已进行了四个五年普法教育,农民法制观念、维权意识发生了较大变化,过去遇事找党委、找政府,现在遇事找法院、找调委会、找律师已成为社会风尚,农村普法教育取得了较大成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普法教育工作逐步由低级向高级推进,由表面向实效转变,由狭隘形式向广泛形式实施。但我们在农村进行调查中,发现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仍然比较淡漠,不懂、不愿借助法律来保护自身权益,极易受到犯罪侵害或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而且非常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面对当前农村普法宣传的新环境,运用原来的老套路显然不能跟上形势需要,只有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才能使农村普法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普法宣传要“贴心”。农民是“五五”普法的重点对象,要广辟渠道,大力实施“法律进农村”工程。加强对农村村委会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党员骨干等的法制教育,结合农民身边的案例进行以案释法教育,重点组织学习宣传与农村工作、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民法通则》、《婚姻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土地管理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农业法》、《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等。深入农村偏远山区、田间地头,送法进村,入户宣传,扫除普法的死角、盲点,倾听农民的心声,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普法真正深入农村千家万户。只有贴近农村实际,适应农民需求,农民需要什么法律就重点宣传什么法律,农村的普法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宣传对象重点要“跟进”。目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大,在外出前,建议各级政府、各普法办要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在外出务工期间,要在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立维权办公室,为他们提供维权指导和诉讼代理,确保外出务工人员的自身合法权益得到法律保护,使农民工时刻感受到“娘家人”的关怀。利用中秋节、春节等节假日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探亲之际,不失时机地组织他们召开座谈会,发放法律服务联系卡,将全国各大城市的用工状况和解决务工纠纷等资料送到他们手中,既为他们提供了务工信息,又使其学到了怎样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害的法律知识,懂得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