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与科技的相关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5:08:20
如题
速度```
要做手抄报的``
不要太难的
``谢谢``

长久以来,在人们的思维定势里,水与火是不能相容的两样东西。扩展出去,当人们认为生活中的两样东西不能和谐时,便用“水火不相容”来形容。
现在环保与科技的关系似乎也成了这样的问题。报纸,杂志,广播……所有的宣传媒介都在这样呼吁:科技不能再进行了,我们的环境就要被污染毁灭了!仿佛所有的环保问题,都是科技的过度膨胀造成的。
我很惊讶。我一直觉得是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创造了奇迹。说小,是因为宇宙的广阔。在广阔无边的宇宙里,地球作为唯一能够提供生物体生存条件的星球,确实是值得人类好好珍惜的;但如果人类真的只是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日夜耕种,日复一日,不曾毁坏,却也不曾创造——地球若有心,也是会伤心的罢!修伯里说得好:人类总是自相矛盾的,却正是这种自相矛盾的挣扎与愿望,创造了属于人类的奇迹。
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再用现在看来“水火不相容”的东西,再造一个奇迹呢?
曾经有一个辩论题在各大高校间流传甚广。辩题为:环保靠科技,还是靠道德?
环保要靠科技,这是无需质疑的。远到历史上大禺治水利用的简单科学原理,近到如今的苏州河污水治理。哪一个不是靠着“科技”,或是藉着科学的思想解决的呢?大禺之前,一味征集百姓蛮干的治水者大有人在,却只大禺一人成功;苏州河的被污染,确实是基于多种原因遗留下来的错误,但若一味后悔,河水就真能如人所愿地变清吗?再看树木制纸问题。从实际出发,要人们不用纸绝不可能。精神及情感交流是现代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纸张如报纸、杂志、贺卡是这些活动的主要载体。科技促成了再生纸的加工生产,最终又出现了网络,形成了高速大范围的交流系统,为纸张问题大大减了压;虽然仍不成熟,但电子图书、电子杂志的出现让我们充分有理由相信网络解决这一问题的光明未来。
道德环保,是现在的媒体正大力宣扬的方式。而我的观点是,道德环保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保证科技环保的顺利进行。比如垃圾分类。垃圾之所以要分类,是为了方便环保站的回收;然而很多人却因为长久以来的惰性,不愿做这样一个举手之劳就能完成的小事。若这样环保站的工作人员是无法仅凭几人力量就做好日常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工作的,那么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垃圾分类法无用武之地,环境污染一如既往。还有一些本应实行的政策都因为大多数人的自由性子给搁置了,比如“白色污染的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