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植物方面的专家吗?看看我的这棵缅桂花怎么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2:47:06
我在客厅的花盆里裁了一棵缅桂花,去年还在开花,从今年3月份开始,叶子开始发黄,新长的叶子还没能完全长大就从两边开始发黄了.整棵花已经没几片叶子了.新的芽也还在长,就是叶片无法完全长大变成深绿色.有懂这方面的专家帮忙看一下是什么原因吗????

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你买的桂花刚上盆不久,尚未完全服盆,而在移栽上盆的过程中,根系又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而导致落叶。
二是室内通风透气条件太差,二氧化碳浓度偏高,导致叶片脱落。
三是室内空气过于干燥,而你又未能及时对盆栽桂花进行叶面喷水,导致根系处于缺氧呼吸状态,引起中下部叶发黄后脱落。
另外,如果盆土太干后猛浇大水,也易引起落叶。
应将植株搁放于阳光充足而又通风良好的场所。桂花喜湿润,但怕盆土积水,一般以保持盆土呈湿润状态可。若室内空气比较干燥,应每天给叶面喷雾1次至2次,借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盆栽桂花应于秋末冬初将其移入0℃以上的冷室内越冬,盆土不能过湿,使其得以充分休眠,以利于其来年的孕蕾开花。翌春清明后出室,移放至背风向阳处养护。如果你的桂花后期出现少量枝叶干枯,应及时将枯死的枝叶剪去,多喷水少浇水,维持盆土湿润,冬季切勿让其受冷风吹袭,到了第二年清明后即可恢复正常的水肥管理。

也有可能是叶枯病
症状
在叶片的叶缘、叶尖发生。开始为淡褐色小点,后渐扩大为不规则的大型斑块,若几个病斑连接,全叶便干枯1/3-1/2。病斑灰褐色至红褐色,有时脆裂,边缘色深,稍隆起,后期病部散生很多小黑点,病斑背面颜色较浅。

病原
病原菌为Phyllosticta osmanthicola Trin.,属腔孢纲、球壳孢目。分生孢子器近坏形,有孔口,直径100-150微米。分生孢子长圆形至近梭形,单胞,无色,大小为6.0-9.5*1.8-2.5微米。

传染途径
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病落叶中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7℃左右。在广州,病害发生多在7-11月。盆栽场所潮湿闷热、通风不良时,或植株生长衰弱时都会病重。病害在经冬后的老叶上发生较多。植株下部叶片发生较多。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 加强培育管理。盆栽桂花要忌积水,增施腐殖质肥料和钾肥,以提高抗病力。病株要及时摘除病叶,冬季还应清除病落叶,以养活侵染来源。
2、药剂防治 发病期间,初期可喷1:2:1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以后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