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做个活动,要求是端午节跟中国味的结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1:17:42
是个景区的活动

我建议搞一个“裹粽子”比赛活动,既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又弘扬了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你觉得了?

在与全球化、国际化接轨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在制度上、法律上捍卫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情结,不仅考验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智慧,更在直接考验着该国政府的执政智慧。

又是一年端午至,粽叶飘香端午情。6月8日,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在这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之魂的传统节日里,我们欣喜地看到,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菖蒲、饮雄黄酒,一些有关端午节的民俗、风俗、习俗在各地又开始火了起来;我们欣喜地看到,西安、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的千余名汉服爱好者分别进行了不同形式的祭拜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湖南长沙等地的一些社区,一些平时互不熟识的人聚在了一起,举办了“用粽子敲开邻家门”的活动,携手将友爱和温情裹进粽子。

但欣喜的同时,也不无遗憾。我们遗憾地看到,在端午节这一天,大多数人依然要继续上班,只能在下班之后,通过吃粽子等一些简单的方式,来纪念这个节日;我们遗憾地看到,安徽省知名的合肥皖毛毛速冻食品有限公司,竟然把2005年生产的早已过期,有些甚至已经腐烂,但在换上新的包装后的粽子重新出售,近日被质量监督部门查处(6月19日《法制日报》);我们遗憾地看到,端午节前后,围绕端午节到底是祭祀谁等一些问题,一些媒体和学者展开了争论。

表面看来,和当年南京“冠生园”的“陈馅月饼”事件一样,这起“陈馅粽子”事件似乎只是一起简单的食品安全事件。但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一行为却足以挫伤社会大众对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感性认知。因为大多数节日,往往都需要一些外在符号化的东西来表现,都需要一些特殊程序化的东西来承载,端午节就是如此。观察各地的端午节,虽然从来就有各自的内容,比如湘江流域纪念屈原,苏州地区纪念伍子胥,浙江一些地方纪念曹娥,但粽子,俨然已是如今大多数现代城市生活里传承、保留下来的最为显性和主要的一种。如果任由粽子这种主要的载体因为某些商业良心的丧失而遭受信任危机的话,那么,今后的端午节,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城市人来说,只怕将更多的只是一个书本上的符号,毫无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

表面看来,如今各地一些关于端午节的争论,似乎只是一些无关大方的民间争议。但换个角度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