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17:16:32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所特有的性质和表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特征是:资本家占有全部的生产资料并以此为资本,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攫取利润;工人是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靠出卖劳动力获得工资为生。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包括: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维护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以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的进步,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在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后的一个相当时期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曾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但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就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形式的矛盾,表现为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个别企业的高度组织性、计划性的矛盾以及生产无限发展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这种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以及其他社会矛盾,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因而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矛盾。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化,但生产力仍有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主要是因为:在生产力方面,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通过技术革命转化为新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兴的工业部门,提供了许多新产品、新材料、新能源,有利于原有工业部门生产设备的大规模的更新;高度社会化的生产资料、熟练的劳动者和科技人员集中于垄断企业,这一切,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巨大可能性。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在现代生产力的推动下,垄断资本家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根本性质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具体形式进行调整,主要是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实行垄断经营多样化和国际化;国家通过某种经济计划,更多地干预和参与经济生活;推行高工资高福利的政策,使工人的收入和物质生活有所改善,等等。正是战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急剧发展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推动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地发展。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实质,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没有改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