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哪个国君是在兄弟里排行第四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3:31:35
我查过周公是排行第四但是他不是鲁国国君,他儿子是鲁国第一任君主,我想知道在接下来的鲁国君主中还有哪个是排行第四的
谢谢一楼,我找了好多网站都没找到,希望是对的,另外问下能找到鲁僖公的妃子的资料吗?我为了这个问题申请了号,如果能找到我会努力赚悬赏分另开问题T_T。同时谢谢二楼纠正。

鲁僖公,
鲁僖公,名申,鲁庄公的第四个儿子.
鲁庄公死后,公子斑被立为君,但是很快就被鲁庄公夫人哀姜与庄父合谋杀掉.
哀姜先是与庄父立哀姜的妹妹的儿子公子开为君.公子开即鲁闵公.但是哀姜与庆父的最终目标是让庆父为鲁国国君,于是他们很快就杀掉了鲁闵公.
庆父与哀姜的的所作所为激怒了鲁人,他们想除掉庆父.庆父看到自己触犯了众怒,于上逃到了莒国;而哀姜逃到了邾国(即战国时期的邹国).
于上逃到了陈国的鲁庄公之弟公子友迎立了闵公的弟弟公子申为国君.公子申即是鲁僖公.鲁僖公是鲁庄公最小的儿子.
鲁庄公还有一个儿子,名字叫遂,死后被谥为襄,由于排行老二,所以在史书中被称为襄仲,又由于他居住于国都的东城门附近,所以他又被称为东门遂。
襄仲和鲁君斑一样,也是庶出。在庆父乱国时期,由于庶出,他没有受到什么冲击。季文子死后,他掌握了鲁国的大权。
鲁僖公死后,鲁文公即位。鲁文公有两个妃子,生了三个儿子:长妃哀姜(不是庆父乱国时期的哀姜)生了公子恶及公子公视;次妃敬嬴生了公子倭。
公子倭与襄仲的关系好,所以文公死后,襄仲杀掉了公子恶和公子视,而立公子倭为国君。公子倭为鲁宣公。
鲁国公室弱、三桓强的局面就是形成于鲁宣公时期,造成这种局面的就是这个东门襄仲,他的所作所为使大夫势力超过了公室。宣公时期,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势力非常弱小,独大的是东门氏的势力。
但是在襄仲死后,其子公孙归父仍然掌握鲁国的权力。鲁宣公想削弱卿大夫的权力,加上襄仲当年杀嫡立庶已留下了恶名,并危及到了东门氏。所以宣公一死,公孙归父不得不出逃到了齐国。东门氏的势力也就瓦解了。
东门氏的瓦解,并没有意味着公室势力的增强,卿大夫势力的削弱,相反,之后三桓填补了东门氏逃离之后的权力真空。宣公死,子成公黑肱即位,从此之后,鲁国政权长期在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中轮流转换,一直到公元前255年鲁国灭亡。

周公旦平定管蔡之乱后留在国都世代为周公,他的儿子到鲁国即位。至于鲁国有几个国君是老四,真的还要好好翻翻书了。
我要指出一点:说周公旦排行老四是不严谨的。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周公旦是武王发同母兄弟里的老四。

写小说?难道是历史小说同行?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