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5:13:23
分析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并谈谈你对中国汽车工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请详细回答,很急!!!!!

我是一名汽车企业的研发人员,刚刚进入职场两年,对于中国汽车的现状有一点点自己浅薄的看法。
1.浮躁,也许是由于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也许是国家经济发展过于迅速,使得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民族汽车工业时时刻刻处于一种追赶的地位,为了迅速追赶国际水平,民族汽车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了拿来主义,这样做确实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短暂周期内也赢得了一部分利润和好名声,但我觉得现在已经到了这种思想的弊端发挥作用的时候了。首先是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下定掌握核心技术,潜心研究的决心,同时市场形式和国家政策也逼迫各大企业必须加快新品推出(看看每年的新车推出数量和国家排放标准的实施时间就知道了),这样就导致了在核心技术上永远要受制于人。
2.消费意识,诚然,现在的民族汽车工业和世界领先水平还是有差距的,在整体技术水平和品牌上还是落后于德,美,日等国家,但是消费意识的先入为主也使得民族汽车工业举步维艰。例如吉利自主的轮胎防爆控制系统,开发过程有多么艰难可能外行很难理解,但是作为一个同是民族汽车品牌的同行,我能想象到吉利人是经过了多少奋斗才开发出来的,但是遗憾的是这并没有引起国人消费者的多少重视,也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相反的是国外品牌的重视(不久之后相信国外品牌就能推出一样或者更加先进的系统,这也是我们在自主知识产权上交的又一笔学费)。
3.国外汽车的围追堵截,相信中国的汽车市场有多大大家都清楚,国外汽车不可能放过这么大一块蛋糕,为了利润他们把最好的技术基本都带到了中国,更可怕的还不是这个,我认为更可怕的是他们设下了一个技术圈套,为什么中国的商用车比乘用车更有竞争力,因为我们有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就是在西方汽车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的那几十年。在乘用车领域,显然外国汽车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我理解他们在乘用车领域使用的是一种“牵羊战略”,不对你封锁,给你提供技术但不是最先进的,在成熟的技术和第1条说到的浮躁心理的共同作用下,绝大部分企业都进入了圈套,不停的使用外国技术,把利润全部给了外国企业,自己留下的只是销售量和产值,当你把手上的技术研究透了,外国的最新技术早已经普遍使用,并通过行业影响力要求技术方面强制走上新的标准,于是你不得不又买他的技术,给他利润,于是走进了一个没有止境的恶性循环(例如中国快速推进的排放标准就不得不说有外国汽车的“功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