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的战国织田信长叫第六天魔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7:17:21
为什么日本的战国织田信长叫第六天魔王

十世纪中叶,日本开始出现武装僧兵,到了战国时代佛教势力进一步发展成为和公家、武家相对立的第三大势力僧家,一些教团领袖如本愿寺也成了实际上的大名。对于有志图王,想以武力一统天下的 信长来说,当然不能容忍这种独立王国的存在。于是原先已经皈依了禅宗大德寺派(由一休创立 )的信长开始和佛教势力交恶。他自称“第六天魔王”,并且崇信基督教。按照佛教的观点,整个世界分成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就位于欲界的顶部。据说人如果超越第六天 ,就能摆脱饮食男女的欲念束缚,走向成佛之路,但是住在这里的魔王会阻碍人们脱离欲界。在 佛祖释迦牟尼将要成佛时,就受到四魔——烦恼魔、阴魔、死魔、他化自在天子魔的阻碍。这他 化自在天子魔就是第六天魔王,《三藏法数》说:“此魔即欲界第六天也。若人勤修胜善欲超越 三界生死,而此天魔为作障碍,发作种种扰乱之事,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信长以此称 号来表示自己和佛教势力作对的决心,难怪佛教信徒要对他恨之入骨,称他为“佛敌”了。因为天台宗帮助了信长的政敌朝仓和浅井,元龟二年(1571年),织田信长攻入比睿山,把拥有五百 多所寺院的天台宗大本山化成了一片焦土,对僧俗信徒不论男女老少一律杀光。(够狠!)天正 九年(1581年),高野山的真言宗僧兵自称高野圣到处扰民,织田信长又率兵捕杀了高野山僧138 3人。

第六天魔王,佛教欲天之首。

佛教将世界分为色界、欲界、无色界三界,而欲界又分六天。所谓欲是指物质的五欲—微妙的色声香味触,男女的性欲。天是光明的意思,梵语Deva,泛指婆罗门教、印度教被佛教所吸收之诸神。欲界分六天,从最下层起:四大天王,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第六天魔王,即此他化自在天,又称波旬、摩罗,梵名叫做“婆罗维摩婆奢跋提”。此天就是不要自己乐具变现,而爱下天化作,假他人之乐事,自在游戏,才叫做他化自在天。摩罗总是以诱惑、胁迫等方法企图阻碍修行者修行,神话里释迦牟尼在修行过程中,及曾多次受摩罗之诱惑,“摩罗”二字也有“男根”的意思,换句话说,代表了“妨碍修行的烦恼或欲望”。

日本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强人织田信长因与佛教为敌,曾被称以此名号。

简单点跟LZ说,因为那些日本和尚喜欢以宗教名义到处搞煽动等,信长警告和说在这样要烧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