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这个名词的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0:18:19
关于体育方面的回答

心理健康:个体能够适应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这样定义的: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宪章中规定“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性完全处于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指生病或是体弱。健康是不管种族、宗教、政治信仰和经济状况如何,是人人赋有的基本权利。”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如下10条:1.精力充沛;2.乐观处事;3.睡眠良好;4.适应能力强;5.能抵抗一般性疾病;6.保持标准体重;7.眼睛明亮;8.牙齿完整;9.头发有光泽;10.肌肉皮肤弹性好。不难看出,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包涵了心理健康的。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定义来看,所要求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上,首先是没有疾病;其次,在社会适应上处于最佳的良好状态。日本学者高木四郎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以人的心理方面为对象,预防各种心理疾病的出现,从而以增进心理的健康为目的科学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