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篇“雪灾无情人有情”的文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4:08:49
1500字左右!谢了!

今年,在大家都在欢天喜地地准备过年的时候,异常猛烈的暴风雪袭击了我国。许多地区大雪天气已经持续了数天,雪灾已成了当前热点问题,也成了当前最需要我们共同度过的难关。雪灾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很多。
大雪来临,气象部门也发出了红色警报;国家也成立救灾中心;财政部、农业部也向灾情较重的省份紧急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支持开展农业生产自救工作;南方一些省份也都实施了国家二级紧急预案;各部门也都全力奋战,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

雪灾发生后,交通受阻、停水停电、大量旅客滞留车站和机场,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下的物流和能源系统在极端环境下已显得没有多少回旋余地。如果处置不当,就可能导致群众紧张慌乱和社会秩序混乱。虽然对今年农业带来正面影响,但是对正在发展的设施农业可谓一击重创。据统计,由于受持续低温、冷冻的影响,有10多万亩大棚受灾,加之交通受阻,农副产品运不出、进不来,这无疑也是雪上加霜。

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无情的,当温总理冒着风雪的危险,来到广州火车站,人们的心立刻温暖,人们在无助中看到希望,激动中带着眼泪!政府各个部门都纷纷伸出关怀 之手,朋友们伸出爱心之手!今年冬天广州火车站特别温暖,有领导身影时常出现的,各界友好人士的捐款、捐物,有志愿者参与……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总能从各种途径了解到发达国家动不动就搞一些应对自然灾害的演习和应急预案的演练,有时也感觉到挺可笑的。但是,仔细想一想,人家这种方式方法确有可取之处。通过演练,一方面能够提高公共体系在极端环境下的应变和处置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和应对知识。
在看到负面影响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灾后很多需要把握的东西。虽然没有做到“未雨绸缪”,但“已雪绸缪”也不算晚,一些设施大棚不仅努力保苗,而且还在积极育苗,以备灾后及时提供所需种苗。雪灾之后,针对应对极端环境下的各种基础设施改扩建工程必将陆续开工;针对应付灾害天气的 各种设备仪器必将生产并投放备用,等等。在逐步改善应急能力的同时,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兴奋点”的坐标似乎越来越明晰。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善于把握时机,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一场50年不遇的洪水,使我们意识到了要加强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一场突来的“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