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什么是画中的物象、画外的物象,都有哪些这样的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8:15:43
急!急!急!

诗歌中的形象分为:人物形象、景象、物象。
  人物形象。①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景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物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花鸟虫鱼)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宋朝晁以道说:“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这是说诗歌要有诗意和画境,诗意和画境来自情思与景物的融合,而关键却是把情思以景象化之。

  鉴赏诗歌的物象(意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拟人、象征)。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集释

  1、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就表现了李白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2、菊花 :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被赋予了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3、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被寄寓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所以松柏象征着坚贞和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5、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6、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7、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