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遗留的问题~~~~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1:36:18
佛教一方面否定实我、神我的存在,一方面又承认“流转”与“还灭”的现象,那么便产生了两种困难:
1.“五蕴”无常,则流转、“还灭”的主体是谁?

2.五蕴无常,则何种功能,当生命个体于今生完结后,能引来来生的生命,使“流转”得以进行?

有师兄说是“心”,若说是心,则此心成为主体,未免与外道“神我”类似,与原始佛教的“无我精神”无法一致。欢迎empsun师兄、以何为心师兄等诸菩萨开示。
其他宗教徒不要回答,谢谢!empsun 说是识,“阿赖耶识”不灭,岂不是“常”?若“阿赖耶识”亦无常,何以得成为主体?亦或恒成为主体,此也是“常”啊。

suhuansang你根本没有明白我的意思。世间不可能有人不着相,说不着相不是我们众生这个层面可说的。找你的说法,佛经也是古人翻译成汉字的,那要不要学?他也是瞎啊。呵呵,不过谢谢你

1. 无常不否定相续,正因为无常,所以没有一个长恒不变的我,但是无我不是断灭,前念后念有影响的。恶的思想要断掉,善的种子令增长,佛教是中道,离两边,远离执著常见和断见,就对了。

2. 大乘佛教中讲阿赖耶识,即第八意识,超越形象,它有积累业力变现果报的功能,是清净和烦恼种子的合体。一期生命的五蕴果报是存藏在阿赖耶识里的业力种子遇到因缘和合而变现的。成佛就是将阿赖耶识转成大圆镜智,转染成净,转识成智。

阿弥陀佛

是识。生命结束时,粗识一起灭亡,但根本识“阿赖耶识”不灭,阿赖耶识是一切善恶种子的集合,会“开花结果”报生新的生命(色受想行识)。阿赖耶识和一切法一样,也是无我的。所谓的“我”都是妄执和假名。

■“阿赖耶识”不灭,岂不是“常”?若“阿赖耶识”亦无常,何以得成为主体?亦或恒成为主体,此也是“常”啊。

□ 阿赖耶识非常非无常,如果阿赖耶识常,那么于一切业种无有容受亦无有报,如果阿赖耶识是无常,那么无有解脱无有涅盘无有常乐我净。当知阿赖耶识非体非不体,心即是阿赖耶识,非体非不体。

你纯粹是抬杠儿

五蕴即是实我的感知(这样描述不知道准确与否),是肉体层面的,没有这个肉体就没有五蕴。
所以实我与五蕴都是无常空相
至于神我,我不知道楼主所指为何?
除此身之外何来“我”?
身体即是精神,精神即是身体,灵与体也像灯与光,无灯亦无光。

神识非我,非众生,如水从器,器方则方,圆则圆,所受何体,依前世业力,比如人死之后先受中阴之身
详见《佛说见正经》

无常是常,佛性是永恒变化不断的,这种变化永无间断,是名为常
详见《坛经》

楼主执着于相,说众生不可能不执于相,试问如此修证,如何能无所住而生其心?

如果楼主多读几篇《坛经》,我相信能比我等更多的领悟其中的意思,至于楼主的提问,实在不可用文字强解,诸佛如来甚深之法,非意可寓,但渡有缘

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得道的方法更是不一,不能以我的理解代理他人理解,这也是佛不能代人成佛的原因。所以,金刚经乃至一切经都是魔说的。一再追究事物的正反,善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