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属于地震带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4:48:36
中国的地震分布

中国6级以上地震分布

中国跨越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是一个地震较多的国家。由于受这两个地震带的影响,并且我国有的地区本身就属于这两个地震带,所以我国的地震活动是很复杂的。地震类型多样,地震的强度,时间、空间分布上都受附近地震带活动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地震记录有3千多次,相当于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8百多次,8级以上大地震18次。全国除1/3省区地震活动较弱,频度较低外,其余地区都发生过较强地震,有不少地区现代地震活动相当强烈。根据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度,我国可划分为三类地区:

a.地震活动强烈的地区

包括台湾、西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宁夏、四川西部等,强烈地震不断发生。在强度和频度方面大大超过其他地区,发生的地震占全国地震总数80% 。

b.活动中等地区

包括河北、山西、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辽宁南部地区、吉林延吉地区、安徽中部、福建--广东沿海、广西等,这些地区的强震可达7-8级,亦有极大破坏力,但频度相应较低,在地理分布上不如前类地区密集,这一地区发生的地震约占全国地震总数的15% 。

c.活动较弱的地区

包括江苏、江西、浙江、湖南、湖北、河南、贵州、四川东部、黑龙江、吉林、内蒙大部分。在这些地区发生的地震占全国地震总数的5%左右,而且震级较小,一般不超过6级,破坏性地震很少。

上面所划分的是按行政区域来界定的,使普通人一看就明白。实际上地震的分布是由地质构造活动确定的,呈带状出现,集中于某些特定的地质构造带上(参见图3-8,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图3-6 中国主要地震带分布图

中国境内的地震,绝大部分是浅源地震,一般深度在10--40公里之间,有的只有2--5公里。在喜马拉雅地区震源深达60--70公里。深源地震仅局限于吉林的安图、珲春和黑龙江的穆陵、车宁、牡丹江一带,深度在400--600公里。这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欧亚大陆坂块之下的结果。由于是深深地斜插入地幔层中,所以那些深源地震对地表的破坏力很小。而那些造成极大破坏的大地震大都发生在不到20公里

不属于!
  中国主要地震带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华北地震区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