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初级职称方面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21:14:03
教材上说企业以自产产品作为职工薪酬发放给职工时,应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销项税额等可下面这道题,让我混淆。
某企业下设的食堂享受企业提供的补贴,本月领用自产产品一批,该产品的账面价值为40000元,市场价格为60000元,适用的消费税率为10%,增值税率为17%,做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56200
贷:库存商品4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0200,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6000
在此题中,为什么不确认为收入,贷:主营业务收入60000,应交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0200,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6000。
同时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40000
贷:库存商品40000

不需要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只要按主营业务收入为基础计算相关的税金就可以了,你看到的可能是以前的会计准则下的处理方法,按现行会计准则是不需要那样处理的。

单位领用的自产产品用于职工福利上了,自然不能做到收入里,而应该做到福利,也就是应付工资里.

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的确认
会计确认是指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事项,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客观认定,并将其列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在账簿上正式加以记录并列入会计报表的会计行为。在整个会计程序中,确认是项目应否列入财务报表某一要素的第一道关口,确认要求既用文字、又用数字来描述一个项目,其金额必须包括在财务报表的总记之中。确认一个项目和有关信息应符合四个基本标准,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确认之所以重要,就因为它代表会计行为中的识别、判断即决策阶段,只有正确地进行确认,才能正确的记录和报告,也才能产生对会计信息用户决策有用的信息。收入能否确认、何时确认以及确认多少是财务会计中的一大难题,也是一些企业用以“粉饰报表”和财务造假的常用方法,因为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会涉及企业损益的计算,最终影响各利益集团的决策。

1 收入确认的基础和原则

1.1 收入的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

现代企业形成以后,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受托责任便成为所有者与经营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从而逐渐成为财务会计的目标,权责发生制就衍生于这样的经济环境之中。

从复式簿记的观点来看,确认一项收入的同时会确认一项资产的增加或一项负债的减少;确认一项费用的同时也会确认一项资产的减少或一项负债的增加。权责发生制实际上涉及所有会计要素的确认。但收入是会计要素中最复杂的一个要素,收入的确认,特别是何时确认,可能是财务会计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收入的确认是收取收入的权利已经发生,与之相关的费用确认则是支付费用的责任已经确定,所以,权责发生制主要是针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来说的。

1.2 收入确认的原则———实质重于形式

在《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以下简称《收入准则》)中,规定了商品销售、提供劳务、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三大类交易或事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问题,同时考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