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时期开凿的运河,现在是还用吗? 具体是哪?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7:15:14
隋炀帝时期开凿的运河,现在是还用吗?做什么用?有旅游的吗?

具体是哪到哪?

隋炀帝时期开凿的运河不是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元朝忽必烈所开。
隋炀帝时期开凿的运河称为古运河。分两段,一段是从杭州到洛阳,东南-西北走向;另一段洛阳到北京,西南-东北走向。现在所说的京杭大运河是南北走向,仅在扬州以南的大部分重合,特别是江南重合。而在扬州至淮安段又称为里运河,该段与隋炀帝开的古运河不重合。
目前古运河仅在江苏、浙江可以航运,安徽、河南段早已淤塞。
假如说,想尝试运河旅游,建议你来扬州或者杭州。扬州的古运河在扬州市区内,沿岸历史遗迹特多,风景由于前中央领导的关系也搞得很漂亮。夜景很让人陶醉。有游船。线路有两条,一条古运河水上游(沿古运河一线),另一条叫乾隆**水上游(乾隆曾游览的路线,该线路与瘦西湖景区相连)

现状特征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
①通惠运河。历史性通航河道。由于清末实行“停漕改折”政策和20世纪以来铁路、公路交通发展,货物转为陆运,加之水源不足,航道失修,至50年代初期,仅有少量船只作间歇性通航。目前该河主要用作北京市排水河道,已不能通航。
②北运河。长约180公里,集水面积5.11万平方公里,由天津注入海河。除屈家店至天津段15公里可供小船作季节性通航外,其余河道均不能通航。
③南运河。又名御河,长414公里。四女寺至临清段称卫运河,长94公里。天津至四女寺段航道窄狭弯曲,底宽15~30米,水深约 1米,建有杨柳青、独流、北陈屯、安陵4座船闸,可通航100吨级船舶。由于上游水库拦蓄,两岸农田灌溉,加之年久失修,现已处于断航状态。卫运河底宽30米,水深约1米,建有四女寺、祝宫屯船闸,可通航100吨级船舶。由于上游岳城水库畜水,截走水源,尤当卫运河扩大治理后,航道情况骤然恶化。
④鲁北运河。也称位山、临清运河,原河段已淤塞。1958年另选新线,长104公里,但未开挖。1960~1968年,根据引黄输水要求,开挖了周店至尚店76公里渠道,两头河段尚未开挖。
⑤鲁南运河。国那里至梁山段称东平湖湖西航道,长20公里,1968年虽经疏浚整治,但河道严重淤积,水深不足,尚不能通航。梁山至南旺段长33.8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0.5米,每年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