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的青少年,会不会容易有失控行为?我们应该怎么样劝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2 00:03:09

青少年(11-18岁)灾后出现反应:
• 灾难引发的失控行为:如从事危险的行动
• 努力不表露出异样情绪,如哀痛、罪恶,羞愧等
• 为避免面对内在伤痛,因而逃避而从事许多外在的活动
• 容易发生意外
• 睡眠与饮食失调
• 发现自己对灾难的影像与记忆挥之不去,并烦恼不已
• 产生忧郁、退缩及悲惨的世界观
• 个性改变,与父母或亲人的相处方式改变
• 为逃避因灾难产生的创痛与记忆,模仿大人的行为(如结婚、怀孕、退学,切断与旧友之间的关系)
• 害怕长大,需要家人的呵护

家长/老师的帮助方法:
• 鼓励青少年和家人或亲近的大人谈谈对灾难的经验与感受
• 让孩子知道出现这些强烈的哀痛、罪恶,羞愧等的反应都是正常的
• 协助孩子寻找一些能带给他们成就感或建立自信心的活动,鼓励他们参与社区重建工作
• 对孩子在学校及家中行为表现可暂时放宽标准,然而仍应要求孩子有基本的礼节与遵守常规
• 鼓励孩子去从事运动和其他肢体活动
• 注意青少年在家中、学校以及同伴间的行为
• 协助青少年了解灾难会造成心理创伤的事实,并知道需要时间来克服
• 不要急着做重大的决定
• 当出现抑郁、易出意外、鲁莽行为,以及个性改变的迹象,加以关心及了解,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 演练未来灾变时的安全措施

会的
把他们引向正常的生活
劝他们开心起来,积极的面对生活.

我和 禁女子 回答的一样